老区漫记|风正善行、乐业善治,小山村里故事多
2022-06-29 15:59:2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盛夏时节,走在沂源县南麻街道贾家庄村的大街小巷,眼中风景如画。
村口是一处公园,临近公园,是这个村的大戏楼。骄阳下,戏楼静默无声,等待日落后村民的锣鼓声和舞蹈身影将它唤醒。
村街两边,冬青、黄羊、海棠、樱花、木槿、月季等枝繁叶茂,树下绿草如茵。
目之所及的墙面,全成了文化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二十四孝图、普法宣传、村里评出的好媳妇等,用绘画、照片、文字等形式,让墙面变美的同时,也在教育着村民。
贾家庄是个丘陵山地村,全村215户,536口人。山村虽小,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给人的感觉是真美好。
贾家庄村的振兴广场。
山村故事:
民风淳,村风正
山村故事多。
记者从村党支部书记尹玉华以及村民口中,听到了很多故事,其中三个故事可以说是全村妇孺皆知。
今年67岁的村民尹先厚,两岁多丧母,父亲再娶。继母嫁过来两年多后,与尹先厚的父亲离婚再嫁。2006年,尹先厚得知继母再嫁后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无人照顾,晚景凄凉。
尹先厚找到尹玉华说,他想盖三间屋,把继母接过来,“她养了我两年多,我要为她养老送终。”尹玉华听了,拍手叫好。尹先厚盖好新房,买来电风扇,安了取暖炉,租了辆轿车,把继母接了过来。
继母爱吃羊肉,当时并不富裕的尹先厚每次赶集,都给老人买一斤羊肉。冬天很冷时,尹先厚不让老人下床,吃的喝的直接送到床前。尹先厚精心侍候继母十几年,直到继母离世。
贾家庄村的公园,有山有水有绿色。
今年70岁的村民侯光荣,在丈夫去世后,一个人照顾老婆婆王凤荷20多年。王凤荷2022年4月去世,活到106岁,成为全村最长寿的人。王凤荷去世前,多年卧床不起,眼也看不见了,侯光荣始终如一地照顾着她。
这些年,很多村民经常去看王凤荷。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看到她的手脸干净,屋内也没有什么异味。有村民感慨地说:“一个上百岁的老人,卧床多年,屋里没有异味,侯光荣在老婆婆身上付出太多。”
尹玉华在党员会上、在村民代表会上、在与村民聊天时,经常提起尹先厚和侯光荣所做的事儿。他说:一个人,一定要孝敬父母。对父母好的人,才会对别人好,才会知党恩报国恩。
贾家庄村民说,要说孝敬老人,那得先说他们的领头人尹玉华。早在1998年,尹玉华每年春节前,自掏腰包就给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过节费:每人100元,还有礼品。
尹玉华一直坚持到现在。有村民大体算了一下,尹玉华用在全村老人身上的钱,至少有30万元。
山村营生:
企业多,村民上班不出村
贾家庄海拔300多米,少有平地。村民在丘陵山地上发展起600多亩果园,栽种樱桃、苹果,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打理,白天都忙着要上班。
尹玉华在村内有一个纺织企业,常年用工240人以上,企业一年开出的工资就达900万元以上。
在贾家庄村的地盘上,共有17家企业,用工总量达500人以上,而全村老人孩子全算上,只有536人。在这个村,村民只要能干活、想干活,就能在企业找到活干。
贾家庄60岁以上的老人,每季度每人领20斤面粉、20斤大米。另外,端午节领粽子,中秋节领月饼,春节领花生油,每年还报销60元的电费。
全村每人全年50桶纯净水免费、15方自来水免费。村里统一购进液化气,村民使用液化气方便又便宜。5年前,全村完成了煤改电,户户都有空调,冬暖夏凉。
因为真富了,只有215户的贾家庄村,有130多辆轿车、面包车;35岁以下的年轻人,80%在县城买了楼房。
长者食堂:
坐下一块吃,温馨如家人
在贾家庄,记者听到一件有趣的事儿。今年5月,有上级负责人到村里的长者食堂考察,正在吃饭的六七十位老人纷纷站起来打招呼:“坐下来一块吃吧。”看到不认识的人走进食堂,山里人朴实,来的都是客,招呼客人坐下吃饭是应有的礼节。
贾家庄60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45位,遇到同住在丘陵山地的其他村老人,他们会特骄傲:“我们有食堂。”
长者食堂是2021年7月办起来的,只管中午饭,两菜一汤,菜为一荤一素。60岁-79岁的老人,每顿饭交2元;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
贾家庄村的长者食堂里,老人们边吃饭边聊着家常。
尹玉华说,给老人们办这个食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老人们的吃饭问题。儿女在企业上班,孙辈上学了,中午只有两个老人甚至一个老人在家吃饭;很多老人们的午饭,是能简单就简单,甚至不吃。另一个是老人们待在家里,不太愿意出门活动。
长者食堂定时开午饭,村里的老人们为此建了个群,饭点快到了,群里便呼兄唤弟、喊姐叫妹:开饭了。饭后,老人们或在休闲长廊里坐着拉呱,或在村里走走,三五成群,温馨如家人。
食堂的菜谱,一周一换,变着花样让老人们吃好。老人们吃着可口,对一些饭菜的做法感兴趣,村里为此专门开设了传统美食课堂,请人来教老人们如何做。
长者食堂办了快一年了,尹玉华找老人们征求需要改进的意见。大家说:“没啥意见,就是想一定要多活几年,好好享享这个福。”
山村治理:
“一网三联”实现村民自治
2004年,尹玉华开始担任贾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时,整个村子乱得不像样子,村集体欠债超过30万元。而现在的贾家庄,风清气正。
贾家庄由乱到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尹玉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搞了普法一条街。他利用村大喇叭、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反复强调要遵纪守法,并与村民算违法违纪的成本账。
抓组织建设,让每个党员心里想的是正能量,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在全体村民眼中、耳中,全是正能量。党员带头树正气,村里的各种乱,渐渐被理顺了。
贾家庄推行的“一网三联”做法,让这个山村真正实现了村民自治。全村划成4个大网格,再细分为22个小网格。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群众与百分制量化积分相联系。
在贾家庄村,每户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是这么干净。
每个月,从4个大网格中随机各抽取4户,入户打分。被抽取户的房前屋后、庭院、室内是否干净整洁,会一一打分。一个大网格中被抽取的4户得分平均起来,是这个网格中每户当月的量化积分。4户中有一户因卫生没做到位,就会拉低整个大网格的每户积分。
不仅如此,还有“一荣俱荣,一毁俱毁”的各种加分项和减分项。
三轮车带人不安全,如果村民用三轮车带人,发现一次,扣3-4分;赌博,发现一次扣10分。邻里纠纷、婆媳不和等,都是扣分项。参加志愿服务、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安全生产等,都是加分项。
关键是,不管是扣分还是加分,都是直接针对大网格。一人或一户被扣了分,整个大网格的50多户都被扣分。一人或一户做了正能量的事儿,整个大网格都被加分。
村里对4大网格一季度一汇总积分,评出一二三四名来。根据所在大网格的名次,村民领到的奖品有差别,而最后一名,让整个网格的村民都感觉很没有面子。
山村文化:
榜样评选树新风
贾家庄的大戏楼是2021年建起来的,到现在已演出20场。在戏台上演出的,有从县里请来的剧团,有前来借场地的周边村剧团,更多的是村里的舞蹈队。每次演出,观众都在百人以上。
借助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贾家庄村建起了图书室、国学礼堂、书画室。国学礼堂主要是给村里的孩子们办的,老师们讲的都是些孩子们愿意听的传统故事。
在贾家庄,有一块很大的光荣榜,叫“退役军人光荣榜”。榜上是18位村民的名字,有他们的照片、立功表现以及入伍、退伍时间。村里建这个光荣榜,是为了激励年轻人积极报名参军、报效祖国,是为了让全体村民时刻记得这18个人曾经光荣地保家卫国。
贾家庄村的舞蹈队队员在戏楼排练舞蹈。
贾家庄每年都要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孝德家庭、党员志愿服务标兵等,而且每年只评十六七户(人)。在户户都好、人人争先的贾家庄,想要被评上,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做得更好。“这样评出来的先进,全村人都信服,也是全村人学习的身边榜样。”尹玉华说。
2021年,贾家庄搞美丽乡村建设时,请的是外地市一家企业来施工。施工时,各种材料、工具白天晚上就放在街道两边。工程结束后,企业清点工具,发现一件工具都没少。企业负责人对尹玉华说:你们这个村的村风,真让人竖大拇指。
风正一帆轻。贾家庄在乡村振兴中的奋力前行,已成为全村人的光荣。“外出时,别的不用夸,只说我们这个只有536口人的村子,已经出了4个博士后、15个研究生,就让人很羡慕。”尹玉华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唐峰 孙成民 通讯员 张琦 董玉芳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