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漫记|渭河渔家水街,让当下告诉过往
2022-06-27 16:52:3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编者按
山东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经历过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诞生了无数英雄儿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在考察山东时要求,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本报记者重新走进革命老区,进行蹲点体验式采访,感受红色基因的澎湃激情,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各地在新发展理念下取得的新成就,展现新时代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展示老区新活力和新生活。
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发“老区漫记——山东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蹲点报告”,以飨读者。
清晨,阳光洒在微山湖上;头顶晴空爽净,湖畔木叶清新。早起的渔民驾舟而行,或塘中撒食,或湖上捕捞。
在种田人收麦的时节,渭河渔村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村支书化明伟5点多就下塘割水草了。27年前初下鱼塘干活,“捞水草”曾是他眼中“最重的活”。跟妹妹一起,当年十亩鱼塘一天忙下来累得够呛。
“现在割水草、捞水草都由机器完成,两个人管百亩池塘也不是问题。”化明伟舀起一勺煮好的玉米粒倒进桶里,这是塘中螃蟹的常规餐。
渭河村,微山县高楼乡的一处湖上渔村。渭河渔民以船为家,谓之“船屋”,200多条“屋船”夹水道纵向列队,形成独具特色的“渔家水街”。
渭河村现有499户、1547人,目前有418人在水街居住。不在水街居住的村民,大多在外跑船搞运输。
夏日的水街,不时有快艇载着游人驶过。旅游是渭河村除运输、养殖外的又一大产业。
正是凭借这三大支柱产业,渭河在30年间甩掉了“穷村”帽子,发展成为微山湖畔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渭河村“渔家水街”中的船屋。
从一把罱子
到多业并进
化明伟今年47岁,他家是渭河村第一批挖池塘搞养殖的。而对化明伟爷爷辈、太爷爷辈的渭河渔民来说,以前每天能做且必须做的是在湖上罱鱼。
“风里来雨里去,非常艰苦。”化明伟说,“冬天的时候尤其如此。”
自古以来,在微山湖上讨生活的渔民根据生产方式和捕捞工具不同,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帮”。比如,猎雁捕鸭的“枪帮”、拉网捕鱼虾的“网帮”、跑船走货的“载货帮”(或称之为“船帮”)等。
当年的渭河渔民是罱帮。罱字读“览”音,是一种用作捕鱼或捞河泥、水草的工具。“一条小船八尺长,祖孙三代住一舱。一年四季湖上漂,渔网片子当衣裳。”一曲歌谣正是罱帮渔民的生活写照。
在漫漫时间长河里,渭河渔民的日子过得相当不易。
“一直到1990年那会儿,我们村仍是微山湖畔最贫穷的村庄之一。”化明伟轻轻说道,渔民以船为家,漂在湖上,聚拢为村。
“船底无根”,村民们时不时要来个集体大搬家。化明伟记得老辈讲过,1975年,渭河渔民搬了12次家。
据他讲,现已过世的本村土生土长的首任村党支部书记姬成金,正是在这一年走马上任的。
村不像村,家不像家!姬成金与村里另两位党员凑到一块商量,都觉得这样非长久之计,得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经考察了解,村集体购置了更好使用的捕捞工具大箔、小箔。
秋水长天,眼底流年。光景在欢快的渔歌声中一天天好起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日俱增。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渭河村渔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元。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收入呢?开挖“南四湖大鱼池”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不过,当时挖一个鱼塘差不多要一万元,大家都觉得这事“怪难”。
船外大湖涌波,舱内渔火跳动。在村“两委”会上,姬成金拍板:难也得挖!而且,村干部要带头。
1995年,化明伟的父亲化振水与另一名村干部杨峰,成为渭河村第一批挖鱼塘的人。
村党支部书记化明伟在鱼塘内工作。
从捕鱼到养鱼,渭河村人均年收入迈过3000元关口只用了两三年时间。
以前终日盯着眼前这一片大湖劳碌,如今放眼湖外的世界,渭河渔民奋楫向前不再止歇——1998年,村里的水产养殖迈入螃蟹时代。
2003年以后,养螃蟹逐渐规模化;2010年以后,兴起螃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鳜鱼、花鲢等混养。随着养殖户技术的日臻成熟,每亩池塘纯收入也从当年的1000多元提高到四五千元直至上万元。
与此同时,这些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渭河船运提供了宽广的水道,如今吸纳了该村半数多渔民创业、就业。
王春香和78岁的老伴金中秀是村里最早卖百货的,如今在水街还开着个小商店。她的三儿子跑1200吨的船搞运输,“一年能挣十五六万元”。
金厚兵是王春香的小儿子,是村里第一个开渔家乐的,如今承包着村里的船屋干旅游餐饮。“一年下来刨去吃喝,能纯挣十来万块。”他嘿嘿一笑,“解决个温饱吧。”
1980年前后,渔民们在五段口湖畔相对固定地居住下来;今天的渭河渔家水街风貌,则是在2006年以后逐渐形成,并直接催动了渭河旅游的大发展。
白驹过隙,换了人间。曾经因穷闻名的渭河罱帮,在产业升级中不断拓宽赛道,打造出多少辈人心心念念却未尝触及的幸福与美好。2020年,渭河村集体收入约2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3万元。
从泪洒池塘
到醉看星河
奔赴幸福生活从来不是顺风顺水,而是一路汗水甚至泪水陪跑。
1995年初挖鱼塘,湖上大水漫涌,塘坝尽毁。“毁了就再建!”今年70岁的化振水说起往事,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觉间壮怀激烈。
终于,鱼塘里洒上了鱼苗、养起了鱼。那个时候,初中毕业刚回到村里的化明伟承担了“管塘”任务。
每年3月到10月,每天清晨5点来钟就撑着小船到鱼塘捞水草,干完回家已经8点多了……他和妹妹“下了力了”。1997年10月,鱼塘收获之后,化明伟提出“想养螃蟹”,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第一个吃螃蟹的胆色过人,第一批养螃蟹的同样勇气可嘉。1998年春天,王春有、杨峰、张贵勇、化明伟等四户渔民承包了40多亩池塘养螃蟹。
他们满怀着希望投下了3万多元的蟹苗,忙了大半年,结果赔了!时任村主任的王春有通报了算账结果:总共亏了两万多元。
已是11月份,风中已有寒意。化明伟晕晕乎乎回到家,母亲问“恁算账了吗”,他半天没吱声。得知每家折了5000多块,母亲倒也不恼。“白出力了……”她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吃饭!”
化明伟哪里吃得下饭,心里就剩下难受了。同样难受的还有张贵勇。他年长几岁,但也不到30岁,回到家倒头就睡。
“哪睡得着!”张贵勇翻来覆去躺着难受,索性起身出了门。走着走着,他就望见了池塘边那个熟悉的身影。
对着无垠夜幕、满天繁星,化明伟痛快地哭了一场,挥洒着青春的委屈。
1999年初,在进蟹苗之前,村“两委”专门召集大家开会总结经验教训,并外请有经验的养殖户传授技术。
这一年,全村养螃蟹的十来户渔民尝到了改变的甜头。“养螃蟹的净挣3万多元。”化明伟笑了,“分了账,大家一起吃饭,老主任把我剋醉了。”
从一家一船
到人均两船
合伙养蟹的时候,每年春节前后,张贵勇和化明伟要到外地进蟹苗。2000年改养辽蟹,天寒地冻奔辽宁,满是辛苦记心头。
坐绿皮火车、17个小时旅程,在异常拥挤中一路站到辽宁沟帮子;返程的过路车不等人,三四个人要争分夺秒将两三千斤蟹苗在不到6分钟内装车;南下路上,货车车厢里风嗖嗖作响,人冻得缩成一团……
“后来去上海进蟹苗,头一次还住过猪圈。”张贵勇解释说,住的地方是批发商利用废弃养猪场改造的。化明伟插话道:“咱是去进蟹苗的,又不是去享受。”
如今,张贵勇开着渔家乐,自家还有30亩池塘,一年收入三四十万元。回看来路,他和化明伟将曾经的辛苦付诸一笑。
再说“从前”,化明伟印象最深的是“没电、没电话”。家里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是父亲为鼓励他好好读书买的。没电怎么看电视?“用蓄电池改装的电源,充一次电能看一个月。”化明伟说,“平时都不怎么舍得看。”
想想也是,蓄电池送去充电一次得花十天时间。充电不易,看电视时就要省着点看。当时,全村连一条机动船都没有。
曾经一家老小挤在一条小船上生产、生活,现在水街渔家住上了三室一厅、设施齐全的宽敞船屋“湖景房”,渔民不仅普遍装备了机动船,不少人还买了摩托艇。
42岁的杨兵,自己家就有大小20条船,包括两条动力十足的摩托艇。
“摩托艇方便交通,还可以拉着游客逛水街。”杨兵告诉记者,他跑快艇一年收入四五万元。
“渔家水街”的水道内 游客正在乘坐快艇游览。
1997年,当地利用省拨专款给渭河村通上了电,结束了渔民使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2008年,微山县自来水公司给渭河村打了一口深水井,让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后又升级设备设施让渔民喝上了纯净水;
2020年,济宁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高楼乡政府在渭河村投资建设两座污水处理站……
空气好、环境好、生活好,渔民们过得愈发舒心。目前,全村90岁以上老人有11人,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能每天下地笼逮鱼虾。在张贵勇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50多岁的人就已全然老人家的模样了,现在60多岁的人看上去也不显老。
亲情没有变
民风没有变
站在现在看过去,渭河巨变让75岁的王春香“想都不敢想”!而这,也是渭河人的普遍感觉。
风起于青苹之末,美好总在细节处生发。多年来,渭河村“两委”坚持一切从简、文明办事的原则,紧盯小事做工作,以身作则,持续夯筑良好的民风民俗。
在这里,不倡导高额结婚彩礼、婚事大操大办。“男方给新媳妇的‘见面礼’也要适度。”化明伟介绍,“出个万八千块钱图个好彩头,村里不会干预。钱再多了搞攀比,不行!”
而且,婚宴“办场”烟酒不能铺张,红白喜事也不许请唢呐班。2017年,化明伟的一位本家哥哥,家有喜事想办个场。“他常年在外面跑运输,就想这次准备点好酒好烟。”时任村党支部委员的化明伟说,“不行,超标了!”
花自己的钱请客吃饭,哪有这么多规矩?“咱挣了俩钱就想上档次,条件稍差些的人以后咋办?”化明伟耐心解释,“条件好些的人免不了加码攀比,这样风气很快就完了!”
最终,这位本家哥哥改变想法,喜事简办。正是在村“两委”带动下,富裕起来的渭河渔民仍然秉持长久以来的勤俭习惯、和合理念。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愿意往村部跑。
化明伟家的“船屋”离村部不远,门开着但家里没人。原来,他一早下塘还没回来。
“出门不锁门是常有的事,几天不在家,也不会有人拿你东西。”张贵勇说,“这么多年变化巨大,但村民之间的亲情没变!”
“渭河淳朴民风没有变。”化明伟说,“咱们村搞旅游以来,文旅部门和乡里没接到过关于渭河的任何投诉。”
当初,化明伟初中毕业就回村养鱼了。对他们那一代人来说,大学遥不可及。而这些年,村里出了20多个大学生。
目前,金厚兵的女儿在枣庄读大学,杨兵的女儿在泰安读大学,张贵勇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工作……化明伟的女儿正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将来想考研;儿子还在读初中。
“儿女这一代,只要他们自己愿意上学,我就一直供下去。”化明伟轻轻说道,“渭河需要更有文化的未来。”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刘晓续 通讯员 白文娟 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