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来份土特产|陈井馓子:一把馓子“香”了近五百年

2022-05-14 09:15:2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在鲁西北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有这样一种古老的美味:陈井馓子。它酥、脆、香、咸,可直接吃,也可卷煎饼,拌凉菜。自明代嘉靖年间至今,这把馓子已经飘香了近500年。地道的“陈井馓子”产自高唐县清平镇陈井村。

穿过一条窄窄的长着丝瓜藤的胡同,一个简朴的院落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陈井馓子第四代传人陈秋岭的家。这个农家小院既是一家人的生活场所,也是陈井馓子的制作车间。

在这个朴素的小院里,馓子飘香了百余年。

简陋的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油锅旁,满头大汗的陈秋岭正低头炸着馓子,头戴蓝色头巾的妻子从油里把面捞出来,熟练地缠着泛出油光的面条,再一抻,递给陈秋岭。他用两根长筷子接住,然后放进滚烫的油锅里;两秒之后,馓子瞬间鼓起泡泡,随后他立即用筷子熟练地把馓子折两下,再炸至金黄。约五秒之后,头戴红色头巾的老爷子就把炸好的馓子捞起。酥脆可口的人间美味就就这样诞生了。

陈秋岭(中)一家正在炸馓子。

“我老奶奶、爷爷、父亲都炸馓子,到我这已经是第四辈了。炸馓子这个活不好干,水温高了不行,水温低了也不行;面硬了不行,面软了也不行。”陈秋岭一边擦汗一边说。一旁的老爷子补充到,炸馓子与天气、季节都有关系,冬天用啥水,夏天用啥水都很讲究。

近百斤馓子炸完后,陈秋岭的妻子就走街串巷去叫卖,往往几个小时内就卖完,有时也去赶集卖。除了畅销本地,如今,陈秋岭家的馓子吸引着北京、深圳的食客购买。这个活虽然辛苦,但却可以养活一家老小。有了这份产业,一家人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据陈氏族谱记载,陈井村炸馓子的历史要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那时,随着棉花的大量种植,棉籽油大量生产,这里的人们就用棉籽油炸馓子,油的熬制方法也是陈井人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出来的。因物美价廉,口感爽脆,陈井馓子很快就风靡鲁西北。陈井村村干部于忠芹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陈井村炸馓子的户多达12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几乎每个家族都炸馓子。

在陈井村,现年56岁的陈树增和妻子唐桂枝炸的馓子也很有名,有“馓子王”的美誉,“树增馓子”是县城早市上的抢手货,往往不到半小时就能卖光。夫妻俩都是从小跟着父辈学做馓子,结婚后也是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

如今,凭借做馓子的精湛手艺,月收入过万在这个普通的家庭成为现实。

炸了四十个年头,这对夫妻对炸馓子有着独特的见解。妻子唐桂枝坦言,其实,我们吃的馓子只用面、油、盐三样东西,没有任何添加物。别看馓子制作就那几步,哪道工序上但凡有一点偏差,做出的馓子都不是那个味儿。和面的水温、醒面的时长、用盐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馓子的品质。缠面是项技术活,缠的太快,馓子粗,口感差;缠的太慢,面就很容易断。“得烧劈柴,好掌握火候,那种用煤炭、天然气烧火做出来的馓子,都不如劈柴的好吃。”一旁的陈树增补充。

40年来,老两口坚持不断试验和改善自家馓子的口感和品质。

枣树下的这个敞开式棚子是陈树增和妻子炸馓子的地方。

陈树增和妻子唐桂枝天不亮,就开着自家小车去县城早市卖馓子。

如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陈井村只有6户人家还在坚持炸馓子,且大都是老人在炸。炸馓子是个苦差事,需要整天坐在油锅旁,烟熏火燎,又脏又累。它不是一个人的活,而是三个人的活:一人缠、一人炸、一人捞。正因如此,这个古老的美味并没有得到年轻人的青睐。陈井村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产业正在走向没落。

面对这一囧状,陈井村的老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