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酒一口,消化道伤害从上往下走,从饮酒到肝硬化只有四步
2022-02-11 09:11: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不久前,住在同一病区的陈大山和陆庆国相继离世。
两人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都因为严重的酒精性肝病入院。“喝酒伤肝!”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肝病科主任医师宋爱玲表示,陈、陆两位患者都有二三十年的饮酒史,患有酒精性肝硬化。
通常,平时喜欢喝两口的人,患病后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特别是戒酒这个问题。”宋爱玲指出,从饮酒到肝硬化只有四步,即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严重酗酒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
饮酒带来的潜在危险不止于此。
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联合推出的第三版《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饮酒与6种癌症密切相关,包括口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在这6种癌症中有5种发生在消化系统。
“酒从口入,酒精对整个消化道都会产生损害。”宋爱玲强调,酒只要被喝进人体,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哪怕只有一滴!
㈠高度酒伤害更大
喝了酒之后,人体摄入的酒精大部分会在1个小时之内被胃和小肠等所吸收,大约2个小时可被完全吸收。其中,约8成的酒精通过小肠被吸收,约2成被胃吸收。宋爱玲介绍,口腔和食管也可吸收少部分酒精。
一般来说,喝的酒的度数越高,酒精在胃里的吸收速度越快。低于10%的酒,由于胃液稀释,胃吸收的酒精变少;当酒精浓度达到15%-30%时,吸收速度明显加快;酒精浓度在30%以上,可造成胃粘膜出血、糜烂。
而啤酒所含二氧化碳可刺激胃蠕动,促进向小肠移行,吸收速度加快。
胃里的食物可以像海绵一样吸附大量酒精,这相当于降低了酒精浓度,也减少其与胃粘膜的接触机会从而降低了酒精向小肠转移的速度,减缓酒精吸收过程。宋爱玲表示,从这个角度考虑,喝酒前吃些东西垫个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当酒精浓度较高过量时,会损伤胃、肠黏膜,甚至造成出血。这使得酒精吸收速度变慢,也会影响正常的营养物质吸收。
“在生活中,酒后呕吐、腹痛的情形比较常见,多为短时间大量饮酒导致,人们能感觉到的就是胃肠损伤。”宋爱玲说,长期饮酒的主要伤害则在肝脏。
酒精度数越高,伤害越大。“有的人认为喝高度酒可以杀菌消毒,其实不然。”宋爱玲提醒,喝度数更高的酒,只会增加对人体器官、组织的伤害。
㈡乙醛有毒让人红脸
众所周知,酒精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最终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热。少部分的酒精会通过肾或肺排出体外,但比例只有2%-10%。由此可见,我们酒后呼气的酒精浓度要比身体内实际的酒精浓度低得多。
当然,人体对酒精的代谢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喝进去的酒精越多,代谢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酒精,也就是乙醇,在体内的降解有两个主要步骤。”宋爱玲介绍,“首先,乙醇在乙醇脱氢酶、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和过氧化氢酶作用下氧化成乙醛;然后,形成的乙醛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酸,后者在外周组织中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一般来说,乙醇脱氢酶在人体内比较丰富,而乙醛脱氢酶含量却不多,中国人尤其如此。因此,饮酒之后,乙醛将在体内积累,依靠肝脏一点点将其分解。这个酒精的代谢处理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7克。
对人体而言,乙醛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毒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将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乙醛能使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这也是很多人饮酒后脸红的原因。”宋爱玲指出,所谓“喝酒上脸的人能喝”是没有依据的。相反,相关专业调查显示,喝酒脸红的人长期酗酒,其患消化系统癌症的风险更高。
正是因为90%以上的酒精通过肝脏代谢,饮酒最伤肝。她说:“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中毒,会令肝脏组织因缺氧而坏死;长期大量饮酒,会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等。”
㈢酒精肝切莫任其发展
世卫组织《2018全球酒精与健康报告》警告:中国酒精性肝病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酒精性肝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克/天,女性≥20克/天,或2周内大量饮酒,折合乙醇量≥80克/天——这样可能会导致酒精性肝病,但受性别、种族、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影响。“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乏力、黄疸、发热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表现。”宋爱玲表示,在早期,多数好酒的朋友可能并把这些不当回事,“只是觉得最近喝得有点多了”。
从临床上看,不少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由于没有足够让他引起重视的症状,到医院就诊的不多。“一些患者出现腹水、下肢水肿或者消化道出血了,才想起来来就医。”宋爱玲说,“一查发现是肝硬化;再一询问病史,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酒精性肝硬化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时会因血管破裂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这种出血量大、来势凶猛,危险性极大!”
在酒精性脂肪肝的阶段,通过戒酒可以康复。“如果发展到肝硬化的阶段,戒酒可能延缓病程,患者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可能不会完全康复。”宋爱玲指出,但对临床上出现肝功能衰竭表现的,戒酒未必能阻断病程发展,最终可导致死亡。
“大量饮酒导致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也较常见。”宋爱玲建议,如果避免不了饮酒,不要长期大量饮酒、不要短时间大量饮酒、不要喝烈性酒;喝酒的同时进餐、喝大量的水,但不要摄入过多蛋白质和脂肪,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延缓对酒精的吸收,并不能消除其对机体的伤害。宋爱玲最后说,酒精对人身体损害是有目共睹的,小酌几杯是人之常情,但不要贪杯;医生的建议是“滴酒不沾”。
(文中所涉及患者均系化名)
专家名片
宋爱玲,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规培生导师。主持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科研成果1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多篇。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胃肠及肝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能够熟练处理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在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性疾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功能性胃肠病等诊治和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