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抓好“中坚群体”,吸引年轻人回村

2022-01-24 16:21:5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农民职业化是指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化。近年来,国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是一个农民职业化的过程,目前我们还处在探索和过渡的阶段。”1月23日,省人大代表、青岛市即墨区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波说。农民职业化发展的重点是要抓住农村现有的“中坚群体”,即农村里坚守农业一线的40岁到60岁的中年群体,而重中之重是抓好其中的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今年52岁的姜波涉足农业已有30余年,她经历了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变过程。“从逐步增加种植面积,到把愿意种地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又慢慢用上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种地变得越来越科学、系统。”姜波说。农村现有的“中坚群体”对土地依然有浓厚情结,且会活学活用,能依靠土地增收致富,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坚定支持者。

“通过政策和资金等扶持方式支持这部分‘中坚群体’发展壮大起来,形成农民职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土壤,更年轻的一代才愿意回归农业,从而完成农民职业化的过程。”省人大代表、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党支部书记杜海霞说,“现阶段,期望年轻人大规模回农村发展并不现实,因为农村从基础设施配套到职业农民发展体系等都不健全。目前,抓好农村现阶段生力军是关键。让这部分群体把职业农民体系探索好,把农村建设好,才能让‘三农’更有吸引力。”

“推动农民职业化发展,首先要加强对重点群体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文化学历的提升教育和种植技术、管理能力的培训。”姜波建议。可在农村办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利用晚上或农闲时间授课,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对重点群体集中进行技术能力培训,并通过学时累积、实地课业考评等方式完成学历教育。这样,既节省农民时间和成本又精准有效。

姜波还表示,职业农民的职称不能只是一个“名”,还要在福利待遇、评先树优、获得奖补等方面获得更多实惠。“国家给职业农民评职称应该像企事业单位职工评职称一样,给名也给利,这样才有吸引力。比如,享受相应的职称补贴;优先安排技能培训、获评先进;优先推荐担任村干部等。”姜波说。这样会产生正向激励,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从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