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进村了!邹平建起医共体,群众家门口享高水平医疗服务

2022-01-12 09:49:3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大夫,我最近总是感觉全身无力,血压也有些高。”1月1日,身患糖尿病的邹平市魏桥镇南郑村村民杨奉怀,和往常一样到九户镇卫生院就诊。正在坐诊的医生吕堂军立即给杨奉怀做了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杨奉怀有肾衰竭的危险!

吕堂军立马启动医共体的应急预案,把杨奉怀的检查报告上传到邹平市中心医院。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刘刚看到检查结果,马上通过医共体的视频通话,指导吕堂军开通绿色通道,仅仅过了10分钟,急救车赶来,把杨奉怀送往邹平市中心医院救治。目前,杨奉怀病情平稳,没有进一步恶化,正在接受治疗。

这是邹平市医共体高效运行、各方医生联手快速反应的一个缩影。

2017年,邹平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医共体建设,组建了由邹平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中心医院为首,16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305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的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每个医共体除了成立人事管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统一实施人才管理培养、财务结算以外,还上下联动,积极开展“卫生机构联街道、知名医师进村庄”活动,推动卫生健康优质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由镇卫生院选派“名誉村医”到村庄坐诊、给村卫生室配备智慧随访设备,就是卫生健康优质资源下沉的两项具体措施。

1月7日,在长山镇尹家中心卫生室,来自镇卫生院的“名誉村医”董建波正在指导村医杨静为病人艾灸,“艾灸肚脐一般每次10-15分钟,具体时间还要结合病人的自身情况确定。”

董建波正在给病人艾灸。

“我经常肚子疼,现在通过卫生室的艾灸治疗,疼痛症状缓解不少。”尹家村村民付爱芹说。从2019年开始,董建波每周二都会准时赶到尹家中心卫生室,手把手指导杨静为病人进行针灸、推拿、艾灸等治疗。“我是学西医的,原来没有中医基础。村里患关节炎、风湿病的老人比较多。董医生来了以后,我们村卫生室也能做中医诊疗了。”杨静说。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焦桥镇后三村的“名誉村医”张梦霞,不仅指导村医孙汉席为村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她还在疫情期间开设了“张医生健康科普小课堂”,运用视频方式让村民了解疫情防控的小知识。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提升村民健康防护意识。

张医生健康科普小课堂。

“名誉村医”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各科室业务骨干组成,定期到村卫生室坐诊、值守,来帮助村卫生室医生提高业务能力。“名誉村医”不是盲目派遣,各村村医手里都有一份“名誉村医”们的简历,村医可以根据本村卫生室实际需要,自主选择一个“名誉村医”。

“你看,这是随访人员的体重、血压、血糖数据……现在有了家庭医生智慧随访管理平台很方便,随访人员的详细情况都在这里。”在黄山街道月河社区卫生室,村医高志梅向记者介绍家庭医生智慧随访设备,检查、人脸识别、手机App上传一气呵成,随访人员的信息就被录入到系统里了。随访数据实时上传,从后台就可以查询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情况。

据统计,2021年,邹平市选派了274名“名誉村医”,下沉到各村卫生室,协助开展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水平。90%的村卫生室配备了“名誉村医”。289个卫生室配齐了智慧随访设备,600余名村医参与急诊急救、公共卫生、精神卫生、中医适宜技术和全科医疗等培训。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村民最方便、最及时、最经济的看病就医场所,在农村防病治病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邹平市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清说,多措并举推动全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实现群众看病就医的无缝衔接,人人享有高质量、多样化的卫生健康服务不再是梦想。

自医共体建设并运行以来,邹平市镇(街)卫生院的医疗环境、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村医的医疗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们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据调查,该市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3%以上。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萌 通讯员 李晓伟 魏佳 李宣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