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报纸头条|寿光:青年返乡种大棚,拿稳产业接力棒

2021-12-06 15:00: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脱离农业,一直是众多农村家长的期盼。如今,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的农村,却出现了一股青年返乡热潮,很多已进城就业的青年再次回乡,干起了父母种大棚的老本行,成了“棚二代”“棚三代”,其中不乏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

如何解读寿光市出现的青年返乡创业现象?记者调查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寿光的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种菜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同时,当地主动融入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成为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青年为何愿回乡?

产业效益高,一年种菜收入顶好几年上班收入

11月初,秋茬西红柿即将上市。最近走高的蔬菜价格,让杨晓丽对今年的收入预期又调了一截。去年,她家2个大棚收入三十六七万元。

今年36岁的杨晓丽,是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的一名新菜农。她种植大棚只有4年时间。从20岁出头,杨晓丽一直在寿光城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上班,成了按点上下班的上班族。

超市的工作,杨晓丽一干就是10多年。随着孩子长大,她和丈夫开始感觉到了经济压力。“有时候,工资都不够花的,不得不精打细算。”

“别人一个大棚一年能收入二三十万,咱这么年轻,还有文化,为啥不能回老家种大棚?”2017年初,当杨晓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丈夫张鹏并不赞同。

寿光市古城街道前疃村80后青年杨晓丽和丈夫回村五年时间,先后建起两个大棚,年收入近40万元。

张鹏有自己的顾虑,小时候家里就种大棚,深知种大棚需要起早贪黑,再就是搞农业,刮风下雨等意外风险大,不如在城里按点上下班稳当。“好不容易在城里找到了工作,再回家种地,怕村里人笑话咱。”

最终,张鹏拗不过妻子,两人还是一起回到前疃村。2017年6月,他们通过贷款和找亲戚拼凑,用24万元建设了一个100米长的大棚。两口子的起步并不顺利,当年秋冬西红柿价格遇到多年未有的低谷,两人情绪一度很低落。“这么大本钱都投进去了,今年行情不好,还有明年,必须得干下去。”夫妻两人相互鼓励。

慢慢掌握了种植技术后,杨晓丽的大棚西红柿种得一直很顺利。他们不仅及时还清了贷款,2019年还花40多万元在村里盖了一个漂亮的农家院落。2020年,又投资4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130多米长的大棚。

“现在2个大棚,一年差不多能收入40万,顶过去上班好几年的收入。经济条件宽裕了,对干农业更有信心了。”杨晓丽说。她刚回村时,遇到以前的同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种大棚,现在则会大大方方地跟对方聊起自己种大棚的事。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是个五彩椒种植专业村,全村彩椒年产量2000多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4亿元。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彩椒产业,同样吸引了大量青年回村。

1989年出生的李万庆,在外干过汽修、做过技术工人,2014年回村后从一个彩椒大棚起步,目前种着4个200米长的大棚,年收入80万元以上。该村1990出生的李庚,本科学的是艺术设计。毕业后,先后在济南、潍坊等城市从事过装修设计。去年3月,回到村里,他跟父母一起投资120多万,建起了2个230多米长的高标准大棚。

目前,寿光蔬菜产业从种子研发、种苗培育,到种植管理、销售加工,再到蔬菜质量标准认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2020年,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建设的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完整的蔬菜产业体系和巨大的品牌优势,大大提升了寿光蔬菜附加值,种菜农民更有赚头,年轻人才感觉到蔬菜产业有奔头,更愿意主动回乡种菜。

青年回乡怎么干?

从“种菜”到“管菜”,引领蔬菜生产迈向智能化

寿光市古城街道古城二村的胡凯,出生于1987年。10多年前,中专毕业后,他曾经在寿光本地一家大型企业做电工。尽管企业待遇不错,几年后,他还是选择回到村里,接过父母手里的“接力棒”,开始种大棚。

八九年的时间,胡凯成为全村大棚数量最多的村民,专门雇佣了5名村民帮着管理。他也是村里最早采用智能大棚管理设备的农户。今年夏天,他又投资50万元,新建了全村标准最高的大棚,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棚王”。

寿光市古城街道古城二村的胡凯,出生于1987年,从企业辞职回家,如今是村里种大棚最多的农户。

年轻人回村后,不仅种植的大棚标准高,面积大,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成为农业新技术的“尝鲜者”和推广者。最近几年,在前疃村有很多像杨晓丽夫妻那样的年轻人回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殷凤海就观察到一个现象,青年农民全部采用水肥一体机滴灌、大棚智能温控等设备。“虽然这些设备前期投入大一点,但是生产过程中省水省肥,节省劳动力,还能提高蔬菜品质。采用这些新设备,更有账算。” 他说。

在东斟灌村,众多年轻人回乡种菜,同样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所有劳动几乎全靠人力。“现在新建的大棚,全部安装了自动卷帘、防风、控温、水肥一体机,一个大棚其实就是一个蔬菜工厂,管理起来既省时又省力。”东斟灌村80后村干部尹成友说。

寿光市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30多年来,寿光技术传遍大江南北,引领了全国蔬菜产业的技术变革,全国新建的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如今新一代的寿光青年农民,不仅接过了父辈们手中的蔬菜产业,还接过了父辈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聪明才智,将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应用到蔬菜生长中,将传统的“种菜”变成了“管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领蔬菜生产迈向智能化。

如何留住更多青年?

创业有平台,干事有舞台

在寿光的很多传统大棚种植区,不少人想新建高标准大棚,却常常为没有成方连片地块而苦恼。前疃村是个西红柿专业村,已经20多年的种植历史,村里生产的鲜食小西红柿直接供应国内多家大型知名商超。为了吸引年轻人回村,拿稳西红柿产业的“接力棒”,2016年,前疃村集体统一流转了600亩成方连片的土地作为回乡青年创业园区,为青年回村创业搭建平台。目前,这个村已经有43户村民在青年创业园区里新建大棚,其中41户是80后90后青年人。

东斟灌村党支书记李新生说,近年来,村支部把吸引年轻人回村创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70后有300多人,80后130多人,90后20人,返乡大学生达到21人。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90后本科大学生李庚,去年春天回到村里,同父母一起种植五彩椒。

为了充分发挥返乡青年学历高,见识广,思路活跃的优势,东斟灌村除了为他们创业提供便利,还主动引导他参与乡村基础治理。在今年春天举行的村“两委”换届过程,2名返乡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1984年出生的尹成友,大学毕业后在烟台一家大集团企业工作了好几年,2016年回村,2018开始担任村团支部书记。1990年李继民也是大学毕业后回村投资100多万,建设了2个170多米的大棚。目前,他们都是村里的彩椒种植大户。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棚二代”“棚三代”投身蔬菜产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得到更快速地推广,进一步加快了寿光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促进返乡青年向新型职业农民尽快转变,寿光市相关部门加大培训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品质蔬菜标准化生产行动,进一步提升包括返乡青年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加大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

在寿光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寿光模式”。近年来,当地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围绕“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推进产业全链条融合、城乡全要素融合、治理全领域融合,加快乡村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全域同步优化,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域同步改进,乡村收入水平、文明水平和生态水平全域同步提升。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杨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