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齐长城·东游记|第三十二回:巨石“嵌”进城墙中,民心“镶”入器量里

2021-09-16 15:14:0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秋高气爽,海水微澜。曾经雄伟壮丽的齐长城,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老去,或坍塌或损毁,或只余冈峦起伏。《灵山卫志》卷二《建置志》记载:“西北众山环绕,东南大海旋绕,灵岛屏列于前,长城带围于后。”这里的长城指的是齐长城鹁鸽山段。

这段齐长城遗址起于小珠山,终于鹁鸽山西侧,长1500余米。历经2500多年的风雨,城墙大都倾圮,但尚有遗存。脚下的长城为土石混筑,残基底宽7米—10米,顶宽2米—3米,高1米左右,其顶杂草繁密,绿树蔽日。

齐长城鹁鸽山段。

沿城墙东行,爬上一段陡坡后,景象突变。三四人高的山石如从天而降,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街道东赵家村的齐长城保护员赵清乐介绍称,再向前,齐长城大多是这样的山险墙,2000多年前的古人巧妙地将这些巨石“嵌”进了城墙中,使其成为长城的一部分。

站在山上南眺,在夕阳下打量灵山卫街道驻地。高楼大厦散落在苍翠之中,很难看出,这里曾是“边疆要地”。明代为防倭寇,曾在灵山卫设立过治所,驻军一度达到五六千人。

土石混筑的齐长城遗址。

在当地,除了灵山卫治所,同样能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有在这里出土的“齐国三量”,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量器。

清咸丰七年(1857年),在灵山卫古城(今灵山卫街道)旁出土了三件青铜器,根据铭文的不同,这三件青铜器分别被定名为子禾子釜、陈纯釜和左关钅和。经专家考证,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三件标准量器。

在灵山卫街道办,《灵山卫街道志》《灵山卫名镇志》的主编丁文泉介绍,这三件青铜器上的铭文,分别记载了“齐国三量”的用途,只是铭文中有些字已模糊,只能推测其大意。

子禾子釜又名丘关釜,器高38.5厘米,腹径31.8厘米,实测容量为20460毫升。腹壁铭文9行108字,大意是,铸造此釜,由子禾子负责丘关(或左关)之釜的校验和关税征收,官吏使用标准量器,不得犯戒舞弊,如若不执行规定,改变釜的容量,则视情节轻重予以不同惩罚。

丁文泉说,这篇铭文,是中国至今所见最早有关度量衡管理的法规条例,具体反映了当时量器标准的校订和对违规者的处罚规则。

陈纯釜亦称左关釜,器高39厘米,腹径32.6厘米,实测容量20580毫升。腹壁处有铭文7行34字。铭文大意是,该釜容量取法于廪釜,在安陵亭使用,以校验左关之釜,由陈纯敦责其事。

子禾子釜。

左关钅和上有铭文“左关之钅和”,高10.8厘米,口径19.4厘米,实测容量为2070毫升。

陈纯釜。

“齐国三量”上的铭文,有“左关”“丘关”字样。有专家猜测,左关与丘关,均是齐长城近海处一带关隘的名称。陈纯釜铭文中有“安陵亭”字样,其中的“亭”既是地方行政组织,也是当时关市所在地。战国时期,灵山卫一带地名为安阳、安陵,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一书中,对“齐国三量”考证时也认为,安陵即今黄岛区灵山卫一带。

左关钅和、陈纯釜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子禾子釜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左关(钅和)。

这三件量器有什么意义?《左传·昭公三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539年,晏子到晋国送亲,仪式完成后,晋国大夫叔向询问齐国情况,晏子说,到了末世了。他的根据是:“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

意思是说,齐国的公量一共有四种,从小到大依次为豆、区、釜、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4升为1豆,4豆为1区,4区为1釜,10釜为1钟。每釜64升,每钟640升。陈氏家族的量器也是四种,但豆、区、釜间为逢五进一,即陈氏每釜为100升,每钟1000升。陈氏为收买人心,用家量借出,以公量收回,借贷者每钟可少还360升。晏子认为老百姓的心都跑到陈氏那里去了,这样很危险。

历史不幸被晏子言中。陈氏在齐国的势力不断扩大,虽然曾杀死过两代齐国国君,却用家量放贷、公量收债的办法,俘获了民心。《史记》记载:“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廪]予民以大斗,行阴德于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齐众心,宗族益强,民思田氏。”

这里的田氏指的就是陈氏。《史记》说,陈氏的陈完入齐后改陈姓为田姓。姜齐康公十四年(公元前391年),主政的田和将齐康公姜贷流放到海岛上去。康公二十六年(公元前379年),康公被饿死在岛上。至此,整个齐国全部归于陈氏(即田氏)一族。

一个小小的量器,之所以成为陈氏夺权姜齐政权的利器,归根到底,在于民心向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