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围绕粮食减损在技术、工艺、装备方面联合研发

2021-09-07 13:44:5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农村大众客户端北京讯(记者刘真真)除了粮食损失和浪费,当前全球粮食市场面临着震荡加剧、供应链不稳、政策多变等挑战。9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我国将重点围绕粮食减损的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联合研发。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依然流行,今年北美的干旱,国内的洪涝不断频发,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波动,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挑战。这种不稳定性还容易引发更多不同层面的解读。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推动农业国际合作,分享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和实践,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隋鹏飞说,这个月到下个月是全球关于粮食领域或者和粮食密切有关的领域活动最多的。一周前,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召开,主题是粮食安全。9日-11日,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即将召开。本月17日、18日二十国集团农业部长会议在意大利召开。本月22日、23日联合国粮食峰会召开,全球农业部长们始终聚焦粮食问题。在中国,从最高领导人到农业农村部再到各地方,都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国家重点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通过实施对外援助和农业“南南合作”等,已经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20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近10万名所在国农民受到了培训。在华举办将近500多期培训班,培训国外专家、专业人员1.1万名。在作物生产、畜牧业水产养殖、农田水利、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向需要的国家进行了1500多项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项目区平均增产40%-70%,超过150万户小农从中受益。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推动提升国际粮食减损技术支撑能力。多年来,中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8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以及2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500多份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共建了170多个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育种、农机、植保等领域持续有效地开展了大量工作。多年以来,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合作,把当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发展中的生产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

三是加强政策协调。从全球层面推动粮农治理能力,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围绕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减损能力设置议题,推动各国在粮食安全治理方面形成共识,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国际植保公约等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推动在粮食减损、运输、检疫、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形成合理的国际规则,更好地利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平台,开展信息交流和政策对话协调,促成公平公正的国际粮食市场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粮食减损的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等方面联合研发。刚才马部长提到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是提升生产过程的粮食减损能力,这正好是中国可以大有作为、而且非常有好作为的地方,这个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隋鹏飞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