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齐长城·东游记第二十四回|城顶山巅迷魂阵,能懂鸟语公冶长

2021-09-03 16:29:1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在安丘,沿齐长城一路走来,但凡称之为长城岭的地方,山上肯定有长城。安丘中段有座山头就叫长城岭,沿这个山头继续往东,还有一座山,名为城顶山,齐长城在城顶山最高点拐弯一直向南延伸。

城顶山海拔446米,山顶平坦,当地人又俗称平顶山。东出平原,西扼群山,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顶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齐长城城顶山上修复的一段。

提起城顶山,当地民间有“无事不上城顶山,上山容易下山难”的说法。安丘市柘山镇文化站原站长李志远介绍称,民间传闻,当初齐宣王在这里修建长城时,采用孙膑战法,将长城筑成“迷魂阵”,敌人一旦闯入就会迷失方向,在劫难逃。李志远撰文写道,唐朝叛将安禄山屯兵谋反,被征剿大元帅郭子仪追杀,仓皇逃窜,误入“迷魂阵”,全部丧生。由于此阵未破,千百年来,很多上山人被困在里面。传说归传说,但在城顶山上容易迷路,是当地人的共识。

齐长城沿着城顶山山脊修建,柳河峪村段,得到了修复保护,让齐长城再次全景呈现在眼前。通过补夯加固,植草保护,边墙得到了规整,同时增加了标示,还建有人行步道,游人可沿人行步道参观。

在这段修复的齐长城遗址上,有一段战壕遗址被保留了下来,战壕深处草木茂密,不见土石峥嵘,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城顶山抗战。

1939年初,国民政府成立鲁苏战区,于学忠上将由51军军长升任为总司令,周复中将任政治部主任,张植桴任参谋长。于学忠曾经是张学良的左膀右臂,新中国成立后任水利部副部长,周复是黄埔军校三期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烈士。

为清除心腹大患,自1941年冬至1943年春,日寇连续对鲁中南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出动两万人以上规模的大“扫荡”就有三次,以城顶山抗战最为惨烈。中央军事科学院战史部及《山东省志》载:“城顶山反‘扫荡’的规模,仅次于台儿庄战役。”于学忠、周复等率部以城顶山为阵地,齐长城为战壕,修筑工事,抵抗强敌。

上面是飞机,下面有大炮,古老的齐长城没有抵御住现代化武器的轰炸。从城顶山齐长城到山下近10公里处的龙王沟底,血同渠水流淌了多日,51军参谋长张植桴带领敢死队在龙王沟牺牲,51军政治部主任周复在城顶山上以身殉国。

城顶山还有一个名字不得不提——书院山,因齐长城脚下的公冶长书院而得名。公冶长相传为孔子的弟子和女婿,放弃高官厚禄,隐居山林,在这里给百姓的孩童免费讲学,传道授业。

公冶长书院。

张程明是公冶长书院的负责人,对于传说公冶长懂鸟语,他认为也不是不可能,一是天分,二是可能在这幽静环境中,整日与鸟叫声、风雨声做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能就懂了一些。

当地还有公冶长书院“鸟叫蛙不鸣”之说,传说书院西边清泉里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影响了公冶长读书,公冶长说:“叫什么,真烦人。”从此,这里的青蛙就不鸣叫了。

在公冶长书院,还有两株高大繁茂的银杏树,高30米,粗5.5米,亭亭如盖,老而不衰。据说这两株树的树苗是孔子从曲阜来此看望他的女儿女婿时带来的,公冶长手植,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2500多年的银杏树长满了银杏。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近年来,当地政府带领群众开山劈石,在城顶山布有“迷魂阵”的地方,修建了一条连接5个乡镇、四通八达的宽阔旅游路,人们上山再也不会迷路了。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在龙王沟北侧的山头上,距离齐长城大约3公里处,立有碑,那是张植桴参谋长殉国处,现在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牺牲的周复被安葬在了绪泉村,也立有碑,当地群众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些抗日英雄。

尊贤重教,一脉相传。历史上公冶长书院曾经被荒废,如今得到了修复,“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先贤教育理念,在新时代下也有了传承和发展。

执笔/农村大众报记者 郑希平

视频/农村大众记者 戎宁 刘晓续(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