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齐长城·鲁游记之章丘篇(下)|石巷石墙石头房,石子口村有模样

2021-08-11 14:55:2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驱车沿着章莱路南行前往章莱边界齐长城锦阳关西的石子口村,但见道路两侧郁郁葱葱,山乡民宿、地瓜采摘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从车窗依次闪过,山乡特色的小品景观赏心悦目。

石子口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南端,南靠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齐长城,北接国家级森林公园锦屏山,三面环山。这里石屋、石墙、石巷,石头成堆。

石子口的石头民宿。

“过去村里虽然守着300多亩地,却刨不出一分钱,更别提谁还有钱翻修石头房了。”石子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化伟说,“没人稀罕石头房,能出去打工的都走了,不少房子被闲置,有的已经塌了。”

点石成金的变化发生在2017年夏天。石子口村引来了投资商,双方一拍即合,计划在石子口村发展乡村旅游,在保留村落古朴样貌的同时,满足都市人休闲放松的需求。

但在这之前,石子口村为了能够“招蜂引蝶”,付出了很大努力。“我们村原先唯一一条进村的羊肠小道两边私搭乱建现象严重,村民在房前屋后占道圈地饲养畜禽,柴火、杂物堆放得满满的。”在王化伟看来,自然禀赋再好,村居环境做得不好,投资者就不会来。村居环境必须提升!

如何提升?石子口村从文化振兴方面着手,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党建引领,推广乡村治理网格化积分制模式,干部包街巷,党员包户,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进来。

全村21名党员包206户,负责居住区域的卫生保洁、红白公事、邻里纠纷等,用党风带家风促民风。每名党员包10户村民,10户之间互相督促,谁家违建谁清理,谁家门口谁维护;建立“红黑榜”,干得好的登红榜,干得差的上黑榜,每月一公示,调动群众积极性。

王化伟以身作则,从村干部抓起,干在前、不谋私、不徇利:村庄要修生产路,他腾出自己栽种花椒树的肥沃土地;村里成立种植合作社,不论农产品销售情况如何,合作社都高于市场价收购,让群众得实惠。

不远处的山上就是齐长城,石子口通过齐长城文化艺术节吸引了来不少外国游客。

为破解村庄发展难题,王化伟从群众最关注、发展最基础的问题入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新打400米机井,并安装自来水管道;新建蓄水池10座,解决群众用水难问题;新修3500米生产路,硬化村内道路1万平方米,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实施村庄美化亮化工程;文体广场、幸福院、幼儿园一应俱全,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村级发展凝聚力不断增强。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拆违拆临、清脏治乱、美化环境,如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石头墙、竹篱笆,恬静淡然。

基础好了,王化伟这才趁热打铁,引进企业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已经在济南南部山区苦苦寻觅创业项目一年多的孙同山,被石子口村所吸引,前来这里发展。

“这里三面环山、生态优美、民风淳朴,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干事创业的好领导班子。”今年35岁的孙同山告诉记者,与其说他是被这里自然环境所吸引,倒不如说是被这里的村貌民风所吸引。

在文祖街道的支持下,当年,孙同山和他的济南时养山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落户石子口村。租下了村里40多间石头房子,升级改造,打造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不同风格院落,每一处院落都成为乡土与时尚碰撞的民宿,目前已有20个院落对外开放。

如今,古老的石头房子焕发生机,院内泉水喷涌、石街溪水潺潺,夜望星空,昼游山景,其乐无穷。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经常是一房难求。

乡村旅游为石子口村带来了喜人的变化,原来山上没人要的山韭,王喜翠采摘下来,每斤卖到5元;王海英成了民宿管家,一个月2400元收入,年底还有分红;原来无人问津的小山村,成了“网红村”,摄影爱好者吉春刚隔三岔五来“打卡”。

村民王海英在民宿公司工作,一个月工资2400元。

两千多年的齐长城文化,浸润着这个小山村。去年齐长城文化艺术节期间,进村的游客达3万多人,不少外国游客也慕名来到此地,感受齐鲁文化,感受中国美丽乡村的别样风情。

“2020年,石子口村共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今年预计突破1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预计会超过100万元。”王化伟高兴地说,“乡村振兴的路上,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但是我们有信心。只要党群一心,苦干实干,乡村就能越来越美,老百姓的日子就能越过越滋润。”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图文) 戎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