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沂蒙山③|朱村为什么这样“红”

2021-07-08 14:40:4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朱村,你会说什么?

“这里是我的家乡!”王经臣说。今年72岁的他,从出生就没离开过。他说:“总有一些事,需要有人去做。”

“这里是我的骄傲!”王克昌说。他是支前模范,亲历过炮火硝烟,也见证过贫穷破败。今年91岁的他,看着眼前的村庄,连连感叹:“了不起,想不到……”

“这里有我的事业!”王春昌说。9年前,他回村创业。如今,沭河岸边,6亩良田,他的日子有点甜。

“这里有我们全村人的希望!”王济钦说。这是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11个年头。他说:“产业强、乡村美、百姓安,梦想中的朱村正在一步一步照进现实。”

他们,都是朱村人,生活在这里,也热爱着这里。

6月28日,我来到朱村,一直纳闷的“朱村为什么也叫‘红村’”的疑问,在他们身上,找到些答案。

给十几万人讲故事

王经臣在打扫纪念馆卫生。

每天早晨8点前,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的大门早早就开了,这是现在来朱村必须“打卡”的地方。

开门的是王经臣,揣在腰间的大门钥匙,除了睡觉,基本不会离身。他坚持每天第一个到纪念馆,这个习惯,一晃都快10年了。

这期间,王经臣的身份换了好几个——纪念馆义务讲解员、馆长、名誉馆长。他最看重的,是“义务讲解员”这个身份。“给不给钱不要紧,这个阵地,咱必须得守住!”他说。

王经臣口中的“阵地”,就是纪念馆。自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王经臣就守在了这里,整理资料、打扫卫生、迎来送往,每间屋子里有什么,每个物件摆在哪儿,他都了如指掌。

朱村并不算是个富裕的村庄,2013年以前,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0万元,村子地处偏远,更没有产业支撑,要拿出一笔钱建设纪念馆,对朱村人来说,有点吃力。

“再难也要建!70多年前,‘钢八连’的战士救了朱村,没有他们,就没有朱村的现在。”王济钦说,“要想方设法把这些红色历史留下来,让世世代代的朱村人记住并传承下去!”

于是,朱村人全都行动起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靠着自己的力量,在村委大院的几间屋子里,建起了朱村历史文化陈列室和“钢八连”纪念馆。

“您跟我讲讲这里的故事吧!”在朱村历史文化陈列室,我对王经臣说。

“好的好的!”他嘴角上扬,目光随着我掏出笔,打开本子,然后深吸一口气,说道:“朱村是八路军进驻临沭的第一个村庄,也是八路军在临沭开辟的最早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春天,朱村成立了临沭县第一个党支部……”

王经臣快速地换了口气,接着说:“抗日战争时期,朱村没出现一个汉奸,没出现一个伪军,连一个参加维持会的都没有,是坚实的抗日红色堡垒村!”王经臣坐得笔直,一脸骄傲。

其实,这些话,王经臣说了两遍,我才完整记录下来。每一遍,他都说得很流畅。

看得出来,他很愿意讲,也不怕一遍遍地重复。“太熟悉了,怕是倒着念,也能一字不差!”王经臣一句话,把自己说笑了。

当我问他,这些年、这些故事,大概讲给过多少人听?

王经臣眉头一皱,又很快地舒展开来,掰着手指对我说:“大概,有十几万人了吧……”

我低头记录,再抬起头时,王经臣又是一脸骄傲。灯光下,他的满头白发被映得发亮,眼睛看向屋外,嘴里默默地说着:“这些故事千万不能丢了,一个都不行!只要身体允许,我活一天,就讲一天。”

“红村”的更新提升

朱村新建成的新“五馆”,图为其中的沂蒙支前纪念馆。

在朱村,想找王克昌并不难,尤其是夏天。

纪念馆大门以北的一棵大树下,王克昌习惯在这里乘凉,除了回家吃饭,一坐就是一整天。

在这里,他看着人来人往,也看着朱村年复一年的变化。他的眼里,装着朱村近一个世纪的模样。

“这些地方以前都是洼地、菜园,没有房子,现在你看,盖的这些,多好!”王克昌声音洪亮,笑容满面。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朱村即将投入使用的新“五馆”,包括沂蒙支前纪念馆、导沭整沂纪念馆、朱村村史档案馆、沂蒙民俗文化展馆、进士府等,这是红色朱村改造提升项目的一期工程。

这些项目,让朱村又一次红火起来。“项目是2020年11月6日开工建设的。”那天的情形,王济钦至今都清楚记得。他很激动,因为随着项目的落地,朱村以红色旅游带动村庄发展的目标,有了实实在在的盼头。

更可喜的是,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也迎来新变化。

今年春天,临沭县文旅集团整体接管了纪念馆的运营管理,这让王经臣有些期待,又有点担心。

期待的是,纪念馆有了专业的运营团队,并一口气来了5位年轻的讲解员,她们平均年龄24岁;担心的是,怕她们太年轻,不愿意讲这些红色故事。

好在,这些年轻姑娘们个个争气,不仅愿意留下来,更愿意把朱村的故事讲下去。

“来了之后发现,这个纪念馆是朱村人自己筹资建的,没用国家一分钱!他们了不起……‘一碗饺子’祭英烈的故事我不敢讲,每次讲都要哭……”说着说着,年轻讲解员秦思雨的眼眶微微泛红。“哎!可能我泪点太低了吧。”她赶忙用手点了点眼睛。

当我把这些对话和场景讲给王经臣听的时候,他满脸欣慰。看到年轻人的努力,王经臣的担心越来越少,期待越来越多。让她们去讲朱村的故事,王经臣会竖起大拇指说:“终于有了接班人!”

现在的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里,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你会看到王经臣一手提着音响,一手举着话筒,向游客一遍遍讲述那些让他引以为傲的故事;你也会看到秦思雨头戴耳麦,身着工装,来回穿梭在各个展馆之间,向更多人介绍她所了解的朱村。

王经臣告诉我,6月29日这一天,他前后接待了四拨人,总人数有多少没来得及算;秦思雨告诉我,从3月17日到6月20日,她们5个年轻人累计讲了200多场,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因为有时候忙得忘了记。

红色之外的特色

看着架子上的硕果累累,王春昌很高兴。

纪念馆以外的朱村人,同样是忙碌的。

在沭河西岸,村民王春昌的大棚葡萄正值上市,他一边忙着给架子上的葡萄摘袋,一边精心挑选已经成熟的葡萄采摘装袋。“微信收款20元、40元……”大棚里,收款提示音连续响起,王春昌的脚步一刻都没停下。

这是王春昌种葡萄的第9个年头,从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葡萄种植“土专家”,王春昌管理的6亩葡萄园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他很满足,也充满干劲儿。

在朱村,靠着从土地里种出点名堂,不是件容易的事。

“朱村地理位置特殊,村里有黄白总干排、分沂入沭、沭河等三条河流穿过,新中国成立后,朱村积极响应国家水利建设需要,平地挖出三条河,筑起五道堰,前后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朱村人无偿奉献了3243亩良田,从人均4亩地,变为人均不到半亩地……”说起这段历史,王经臣感触很多。

1972年,20岁出头的他参与了那段在河堤上开垦良田的日子,直言:“用的是原始劳动工具,几乎全靠肩挑人抬,一根扁担两根绳,人人磨出了铁肩膀……”

或许,朱村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据王济钦介绍,现在的朱村,土地依然很“金贵”,但朱村人从没放弃耕耘土地。眼下,按照“农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朱村为中心规划建设的“朱村柳韵”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未来,这里将整合10个村庄的18000多亩土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红色旅游+特色农业同步发展的“10村联盟”。

这样的规划,让王春昌对侍弄土地有了更多的期许。他计划今年在葡萄园里尝试套种蒜苗,增加收入,还计划着发展采摘旅游。

这样的规划,让王克昌看到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村庄,过上了像梦里“腾云驾雾”般的日子。“现在吃顿饭,四菜一汤很简单,我这个老头子,还能跟年轻人学着吃火锅!”

这样的规划,更让王济钦对朱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走路很快,也走得很多,几乎每天都是步行榜前三名。“不累不累,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再加把劲儿,把朱村发展得更好!”

这就是朱村,它值得被称为“红村”。蹲点在这里的日子,我打趣地跟交谈的每一位朱村人说:“我也好像被染‘红’了。”他们或笑意盈盈,或连连点头,嘴里重复着“是的,是的!”

离开的那天,是朱村新“五馆”试运行的日子,展馆外,“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10个石砌大字格外醒目。村里的老人、妇女、孩子都来了,个个脸上笑意盈盈。

临近中午,王克昌又坐在树荫下乘凉,王经臣和5位年轻的讲解员在纪念馆门前向我招手,王济钦正忙着接受媒体的采访……

盛夏的骄阳里,朱村的“红”,热烈、隽永、生机勃勃……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兰姬慧 通讯员 周瑞 王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