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沂蒙山②|共同富裕的乡村实践,南村为什么行

2021-07-02 18:11: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编者按: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在山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沂蒙精神”依然闪耀。“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2021年,山东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在新起点上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农村大众报即日起推出“蹲点沂蒙山——沂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纪实”系列报道,本报记者走进沂蒙老区,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用脚步丈量、用笔和镜头记录,记录老区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汗水与努力、感受与体会、智慧与经验,记录齐鲁大地乡村振兴中值得记录的个体与故事。

最近一段时间,临沂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的电话快要被打爆了:不少人来电咨询怎样才能落户南村社区。事情源于6月4日在网上爆火的一条消息:南村社区14名年轻人各分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楼房。

一石激起千层浪。羡慕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更有人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想知道怎么才能落户南村。6月17日,就有两名女士直接找到了南村社区办公室,想把孩子的户口落进来。

不论是打电话来的,还是直接找来的,均得到了同样的回复:心情可以理解,在程序上没有可操作性。

其实,这不是南村第一次分房,自2009年以来,南村已经为适婚青年免费分配楼房7次,累计分配楼房200多套。南村之所以敢如此“豪横”,在于其集体经济“膀大腰圆”。2020年,南村固定资产达到21.6亿元,社区集体收入1.4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

可以说,南村是一个共同富裕的乡村实践样本,于是,记者也慕名而来,想看看送出分房这样“硬核的礼物”,南村为什么行?底气究竟何在?

村民信任推选

能人回村任职

南村社区居民楼。

高楼林立,商铺繁华。这是农村吗?

进村后的第一眼,让记者脑海中不禁蹦出个问号。相较于常见的乡村,这里少了些山水,多了一些城市的味道。

南村,因在沂南县城南而得名。在49岁的社区居民胡发全的印象里,30年前的南村除了村委会是两层小楼,村民的住宅全部是平房,和别处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

今天的南村,与旧时景致已截然不同。

村子与县城之间,已经全部被高楼填满。只是一些街道的布局仍依稀有过去的影子。这种带有浓郁历史气息的街景,容易让人的思绪时常沉浸于昨天和今天的时空交汇之中。

2005年,拥有石英砂加工场、物流公司等多家企业,固定资产上亿元的李凤德,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一天,几位村里的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找到他,请他回村当村支书,理由是他有能耐。

这让李凤德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大家的期盼和信任,让李凤德感动不已,可是自己的企业正处在发展关键期,如果回村任职,经营势必会受到影响。另外,虽然自己管理企业是个行家里手,但管理村庄自己没有经验,如果干不出名堂,如何向父老乡亲交待?

这时候,他的亲朋好友也纷纷劝他:“还是搞自己的企业吧,何苦操这份心啊。”

妻子常春美也不同意他回村任职:“咱企业干得好好的,干嘛回村受累。”

家人的担心并非多余,当时,南村领导班子涣散,村集体还欠着百万元外债。回村任职,不仅自己的企业经营可能受影响,而且容易出力不讨好。

这时,村里十几名老党员再次找到他,说:“凤德,你富了,可大伙儿还没富起来,你能安心挣自己的钱?”

几次三番,李凤德开始犹豫。但很快发生的一件事,彻底将他拉回了村。

2005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他并没在投票现场,却高票当选村主任。“这个结果令我吃惊,也让我感动。大家对我如此信任,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村?”李凤德说。

于是,李凤德将企业交给亲朋打理,回村担任了村委会主任,不久,又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亏了,算我的

赚了,大家的

上任伊始,李凤德便和村“两委”一起,定下了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当时,村里许多人对此很不理解,李凤德解释说:“发展集体经济,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他还郑重承诺,“搞集体经济亏了,算我的;有利润,赚钱了,算集体的。”“南村经济发展未达到千万元,我不坐集体的车,不加集体一分钱的油。”

他说到做到,不仅兑现了承诺,而且主动承担了村里外出考察市场、联系业务、来客招待的全部费用。

南村创办第一家企业的启动资金就来自李凤德个人。村集体想购买两处地皮,但没有钱,李凤德便从个人腰包里掏出280万元,购买后无偿送给了村里,当年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村里创办饲料企业,需建设资金4000万元,李凤德反复掂量,最后拍板,用自己家的企业和房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建厂。饲料厂建成后,年产优质饲料25万吨,利税达1000余万元。

61岁的南村社区居民刘希兰说起如今的幸福日子喜不自胜。

在李凤德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村办起了饲料厂、编织袋厂、建筑公司、开发公司等村办集体企业。后来,他们又成立了村办集体企业——山东广汇集团,现在,广汇集团下设9家子公司,产业涵盖文化传媒、旅游度假、餐饮服务、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安装、物业服务、物流仓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社区还有10万平方米的沿街商铺,年收入租金2000多万元,成为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产业兴旺

村庄聚人

影视基地的讲解员在给前来研学的学生讲述沂蒙红色故事。

记者置身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仿佛穿越一般,刚刚有挽着发髻的小脚女人、斜背大刀的八路军和你擦身而过,前行数十米,数家装修精致的咖啡馆、囊括各地美食的餐馆就映入眼帘。不巧碰上研学的、拍戏的,影视基地的广场前还会堵车。

2008年,靠着发展集体经济,腰包厚实起来的南村人,接手发展起了文化产业,已建设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地点就选在了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影视基地建设之初,很多人说“这里偏远闭塞、交通不便、鲜有文化,搞影视基地就是痴人说梦”。

谁能想到,现在梦想已经成真!常山庄村,这个充满抗日战争传奇故事的幽深山村,如今已广为世人所知。这里是山东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沂蒙精神”展示处、弘扬地,也是《沂蒙》《斗牛》《红高粱》等400余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地。

最初,常山庄以影视拍摄基地特色闻名业界;而今,小山村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深具沂蒙特色的石屋、老胡同,能拍摄年代剧的古县城、老作坊,吸引了大量影视剧组前来取景,跟来“打卡”的游客数量连年上涨。景区建成至今,已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

如今,影视产业的红利由影视基地向周边村庄溢出。“影视+旅游”模式大大拉长产业链,更拉动当地三产快速增长。

“当时就是跟着大队伍在山上跑,跑了四五趟才拍好,可把我累坏了。”说起第一次当群演的经历,60岁的褚洪秀记忆犹新。

十多年来,在多少影视剧里当过群演,褚洪秀已经记不清了。“像我这样的,当一天群演有60元的收入。年轻人更多,月收入能有3000多元。”褚洪秀介绍,常山庄村有1500多人,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大多都在影视基地内出镜当过群演。最让褚洪秀高兴的是,她家里养的一头牛也给自己带来了收入,“当时有个剧组找到我家,说需要头牛做道具,一天给200块钱。”褚洪秀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有的农村留不住人,影视基地是连外地人都赶着来挣钱。”听着当地人的“炫耀”,让人感受到影视产业给当地带来活力,自成一出好戏。

赋予共同富裕

更宽广的内涵

6月4日一大早,南村居民包颜春(右)挑选了一件鲜红色上衣穿上。这天,她的儿子陈文豪(左)免费分配到一套住房。

随着南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共同富裕似乎有了更广的内涵。

借助南村的产业优势,沂南县的一些村庄深化产业植入,建起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做强放大影视效应。马牧池乡新立村便是其中之一。

踏着田埂边行走,微醺的风吹拂着脸颊,凉爽惬意。只见粉色、蓝色的花团开得正盛,左边几株峻拔的大树遮挡着,不时有孩子的笑声从那里传来。这里便是新立村。

新立村距离南村近60里地,但距离常山庄村只有七八里。过去,新立村虽然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丰富,但地处偏远,经济实力有限,靠单打独斗一直没发展起来。看到常山庄村这几年的发展,新立村也动了与南村携手并进的想法。

新立村多山林、多果树,影视基地有人气、有文化资源,南村社区资金充裕、擅经营……两村联合,把资源整合到一起,就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林、有果、有田、有城的综合体。

2016年,新立村与南村社区旗下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合作,成立了新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新立村投入绿水青山、基础设施,南村投入资金,负责对品牌打造、景区运作等进行统一管理。合作的第一年,新立村就从旅游公司分到了26万元的保底收入。

如今走进新立村,崎岖山路变身硬化绿道,道路两侧,果树成行。村中,家家户户门口都是花园、菜园。南村社区投资建起了苹果体验馆、煎饼博物馆、真人CS实战体验基地等9处旅游景点,注册了“新立苹果”“七彩煎饼”等农产品商标,并实现了网上销售。

曾经无人知晓的新立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景区。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精品民宿常常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依托影视基地丰富的游客资源,新立村还承接了中小学生红色研学项目。今年三四月间,研学和拓展训练人数就达到了500余人次。

产业快速发展,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在南村人共同富裕之后,南村正在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富裕路。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向雨瑶 通讯员 尹君 郑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