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沂蒙山①|艰苦创业的实现路径,后峪子村怎么走

2021-07-02 16:44:4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编者按: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在山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沂蒙精神”依然闪耀。“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2021年,山东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在新起点上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农村大众报即日起推出“蹲点沂蒙山——沂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纪实”系列报道,本报记者走进沂蒙老区,用眼观察、用心感受、用脚步丈量、用笔和镜头记录,记录老区人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汗水与努力、感受与体会、智慧与经验,记录齐鲁大地乡村振兴中值得记录的个体与故事。

她在开心地笑,说:“原来在山上的时候,做梦也想不到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吃水也不用愁,天不好也不用害怕雨水往屋里灌!在家里看着电视,瞅着山上新移栽的李子园,再过两年就形成产量,等着数钱了!”她叫梁兆凤。

她在开心地笑,说:“原来只能刨土坷垃,撒种、松土、锄草,忙得腰酸背疼。现在在玩具厂上班,不耽误伺候老人,也误不了地里的农活,月收入两三千元!”她叫林桂娟。

他在开心地笑,说:“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接见了我们,叮嘱我们要弘扬好沂蒙精神。这些年,我们牢记嘱托,和其他村干部齐心协力,积极发展乡村经济,村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群众脱贫致了富,小康路越走越宽。”他叫梁兆利。

他也在开心地笑,说:“面对组织的培养,面对全村百姓的信任,我必须勇敢地挑起这副担子,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他叫梁兆钧。

在这些灿烂的笑容背后,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的村民们,走过了怎样的45年不平凡的历程,又是怎么靠着艰苦创业,彻底甩掉了“穷山村”的帽子,有了今天幸福的好日子?

6月16日,记者到村子的时候,正巧碰上当地的大集,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摊位从东摆到西,叫卖声、讨价声、欢笑声不绝于耳。

邻村的也来了,“这里有集市的时候我就来摆摊,人多货也卖得好一些。”朱家里庄村村民国振华说。

这里是沂蒙山区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

说起后峪子村,都知道这个村里有个能人叫梁兆利,而记者见到他时,他刚从邻居家出来。“我刚帮他们弄地板砖呢。”梁兆利笑了笑说。满头白发,一脸黝黑,一眼看上去就是个朴实的农村老人,而他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下后,依旧那么热心肠。

后峪子村原党支部书记梁兆利。

45年来,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让后峪子村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样板。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记者和老支书穿行在后峪子村中,这里是新建设好的安置小区,村民们从大山里搬出来,都住上了好房子,每一栋都配上了统一的太阳能,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红瓦黄墙,家家户户屋前种上了花。

后峪子村新区。

“那时候,我们都住在西边的那个山峪里,生活条件非常不方便。”梁兆利指了指对岸的山头说。

那时候,后峪子村有多苦呢?

听着他的讲述,时光仿佛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

那时大家都还住在沂蒙山深处,村子闭塞荒芜,一片愁云惨雾。愁啥呢?“没水啊。”梁兆利脱口而出。

全村吃水只能靠一口小井,村民一年到头排队刮水吃。因为缺水,祖祖辈辈只能靠天吃饭。最穷的时候,全村有36个壮小伙儿说不上媳妇。

不过,当时的梁兆利并不穷。他先是贩煤,后来又加工煤球,是全县最早一批富起来的人。只是他也有烦恼。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座连接汶河两岸的桥,拉煤的汽车只能停在河对岸。

1988年,梁兆利放下自己的生意,下定决心,“一定要给自己,也给老少爷们找条出路!”

那时候,一穷二白的后峪子村让村民很茫然。出路在哪里?全村370多户,分散在8个山峪里;路窄坡多,走山路费时又危险;地在沟那边,家在沟这边,下地、拉庄稼,都得上坡爬崖。有亲戚来串门,挑担水就是最好的礼物。

于是,梁兆利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让村民有水吃,要修路铺桥,要把村民搬下山来。望着横在家与田地之间的一道道丘陵,这一个念头,在梁兆利的心中越来越清晰。

说干就干。那天,村民在狭小的会议室里挨挨挤挤,梁兆利激情满怀地告诉大家:把汶河水引进村,将来每家每户都能吃上自来水;修桥铺路,不用再扛着自行车上山、过河……

没等他说完,会场上已经炸开了锅。村民都说他吹牛,有的甚至直接说:“别讲那些没用的,让大家喝上水、吃饱饭,才算真本事。”话虽糙,理不糙。当时,村集体没有多少收入,没钱没物,靠什么把汶河水引进村,靠什么修桥铺路?

这一切,没有难倒梁兆利。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面对群众质疑,和村“两委”干部先从党员户开始,一一做工作,很快筹集到大部分工程款。还不够,他拿出家里的钱补齐。

一个多月以后,河水就引进了村里,当年年底,自来水就引进了各家各户。

解决吃水难只是第一步。面对庄稼浇水难的问题,村党支部连续召开了几次村民大会,把引水上山的事向大家伙儿说明白。这一次,村民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筹集经费时,村民有的拿出了闺女的孝顺钱,有的拿出了卖鸡蛋的钱……这一次,梁兆利卖掉了自己的农用车。仅用5天时间,全村集齐了14万元工程款,两个月里硬是把汶河水提升了80多米,让全村80%的土地都变成了水浇地。

村民林桂娟从山上搬到了山下,还在村里的玩具厂找到了一份工作。

山路弯弯,步履不停。

水引到山顶后,后峪子人又要把路修上山。20世纪90年代以前,后峪子村不仅没有能运输的生产路,也没有像样的出村路。

“过去俺们村没有小学,上学的话得走两里地的山路才能走到学校。”村民崔宝龄仍然记得小时候家里买了自行车,父亲却只能骑到山脚然后再扛着上山走回家的窘境。

而在山上种的瓜果,因为坡高路陡、坑洼不平,运下来时颠得破了皮的,要么自己吃,要么只能扔掉,大家伙很是心疼。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每年冬春农闲季节,村党支部动员全村劳动力齐上阵,通过老少爷们手刨肩挑、前拉后推,共修筑村干道、生产路累计18公里,水泥路修到了地头、通到家门口,后峪子村摆脱了出行难的困扰。

后峪子村南有一条十多米宽的沟,将村庄围了大半圈。沟虽不深,但拉庄稼、运肥料实在不方便。从1978年起,梁兆利就和村民一起修桥。到如今,陆陆续续修了11座,村民到沟那边种地再也不用犯愁了。同时,后峪子村还绿化荒山2000余亩。就这样,后峪子村逐渐告别了“出村没有路、浇地没有水、山上没有树”的历史。

只是,梁兆利这个当年全县都数得着的富豪,如今论起经济实力来,就是在后峪子村,也早已“泯然众人矣”。

村民在服装厂上班。

在后峪子村修桥铺路,引水上山的同时,这里的人们也开始寻求脱贫的路子,寻求一方新天地。他们种过苹果,种过柿子,种过蔬菜,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帅李上。帅李,李种,别名串子,从育苗到销售都不用操心,按照一亩地产7000斤计算,每斤帅李1.5元,这样除去成本,亩收入能有1万元,这对于山地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后峪子村还采取“协会+支部”的组织模式,成立了后峪子帅李协会,并注册了“阳都帅李”商标,由协会负责育苗、供药、采摘、销售,实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如今,后峪子村栽植帅李1700多亩,“阳都帅李”还获得了国家级有机生态林果认证。   村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村。围绕生态富民,后峪子村成立了峪乐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千亩李花”观光带,建设了两处精品林果采摘园。此外,后峪子村的村干部还走出去招商,先后引进了一家玩具厂和一家服装加工厂,吸纳本村60余人就业。

腰包鼓了,后峪子村盖新房、建社区,把大伙从穷山沟里拽了出来。2018年,随着最后一批村民搬进二层小洋楼,历经四次搬迁,全村156户村民全部搬出了大山。

后峪子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梁兆钧。

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年村“两委”换届后,76岁的梁兆利成了社区“荣誉书记”,接替他的是57岁的梁兆钧。

记者见到梁兆钧时,他刚从县里回来,只见他身材高大,声音洪亮,沉稳中透着干练。一上午时间,梁兆钧跑了农业农村局、县政务服务大厅、银行等四五个地方,就为忙活村子里的新规划。

梁兆钧并非新人,他在村“两委”已经工作了26年。现在,这个山东大汉最大的感触就是“压力不小”。梁兆钧心里很清楚,要赶上老书记,他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后峪子村要再上一层楼,发展产业,是当务之急。但怎么发展呢?最初的那段日子,梁兆钧经常睡不着觉,脑子里一遍遍地梳理着村子的发展思路。

5月27日,在后峪子村每月阴历十六的村民大会上,梁兆钧向村民亮出了他和村“两委”反复打磨的“五年规划”:建冷库,延长帅李的销售期;建食品厂,把村里的地瓜加工成地瓜干,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更换两个机井的老化设备,确保800亩土地浇水无虞……

为让规划尽快落地,梁兆钧忙成了陀螺。他说,老书记打下这么好的基础,新班子上任后,如果不能尽快干出点成绩来,不但对不起村民,对不起老书记,更对不起党组织。

空中俯瞰后峪子,一幅新农村的画卷。

走在后峪子村,屋舍俨然,花坛吐香,村民三三两两在树下谈笑纳凉。远处,青山环绕,碧水荡漾,还有叫不上名的鸟儿飞起落下,叫声清越。昔日的秃山穷水散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的后峪子村,处处有路。从田间小路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再到如长带飘逸、蜿蜒,顺着河沿缓缓爬上的产业路和旅游路。路上车流穿梭,鸣笛声声响起,一辆辆货车前往果园,前往工厂,拉着瓜果、蔬菜、玩具、服装,走出村,走出镇,走出县,运往城里去。

更多的车是通往后峪子村的采摘园、乡村旅游点,拉来南来北往的客人,让后峪子村成了一个人气满满的地方。有一道阳光正好照亮了大山里的村庄,青山错落交叠处,整洁的屋舍与院门外的花红柳绿相呼应,昔日的贫困村已然“蝶变”为美丽的幸福村。

告别后峪子村的时候,记者回望这个沂蒙山深处的村子,望着梁兆利、梁兆钧两代“领头雁”的身影,从后峪子村到依汶镇,再到整个沂南县,乃至临沂的广大乡村,仿佛都有无限生机正在努力勃发。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向雨瑶 通讯员 尹君 宋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