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领着种,帮着销!这个村西红柿的名声响、市场广

2021-06-10 17:07:2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一颗颗个头大小均匀的西红柿正在被装筐,一筐筐筛选好的西红柿整齐地码放着,装满西红柿的小货车一车刚走,一车又来……6月8日,在位于鱼台县唐马镇卷棚楼村西红柿大棚基地,前来采购西红柿的商贩络绎不绝。

“根本不愁卖,好多都是慕名而来,有时候五六辆车同时装货,一天摘个3万斤也能销售一空。”棚楼村西红柿大棚基地负责人王建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年轻人回村带着村民种植西红柿。

卷棚楼村位于鱼台县唐马镇东北1.5公里处,曾经主要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人均年收入不到7000元;近几年村里因地制宜,抢抓西红柿特色产业良好发展机遇,走出了一条致富新道路。不少在外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卷棚经验”也吸引了众多媒体前来报道宣传,村子发展得愈发红火。

卷棚楼村目前种植的西红柿品种以千禧系列为主,这是村里种植户经过调研,引进的最佳品种。在这之前,西红柿大棚也曾面临过“规模小,产量低,收入也低”的状况。

后来农户和村里一起想办法,到处调研,最终发现千禧品种非常适合卷棚楼村的土壤,种出来的果实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口感佳,吃到嘴里回味无穷。

渐渐地,卷棚楼村西红柿的名声越来越响,尤其在南方打开了市场,成品不愁销,价格也随之提高。果农们看到了“商机”,纷纷加入西红柿的种植大军中。

王键春是众多返乡种植小西红柿的年轻人之一,他坦言很早之前父亲就想让他回村,但一开始他不为所动。“确实没想到回村也能发展的这么好,现在种植大棚一个月的收入,能赶上以前三个月的收入。”他感慨,如今他心甘情愿留在卷棚楼村。

说起村里的西红柿产业,不善言谈的王建春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就有农户开始种植西红柿,当时我们唐马镇这块西红柿畅销江浙沪一带,非常有名,还建了西红柿交易市场。”

相对于小西红柿,村里的老人还是喜欢种植老品种。

王建春的父亲王永汉就是其中一员,每天起早贪黑照顾着家里的西红柿大棚,这便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后来,由于西红柿价格一度下跌,为了养家糊口王永汉舍弃了自己的西红柿大棚外出打工。

“以前的大棚要建成斜坡式的,背墙是用泥和着麦秆垒起来的,用竹篙做椽木,用预制的水泥柱支撑,用塑料布覆盖,搭建成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温室,全都得人工管理。”王建春介绍。通过学习、考察,王建春与同村的两位年轻人多方筹措资金400多万元,建设了17座占地面积100亩的高标准现代化钢构大棚。

年轻人的归来使卷棚楼村重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思想、新技术。在他们的带动下,大棚不断改造升级,自动卷帘机、水肥一体化和滴灌等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还请来了专家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

同样被家乡发展前景所吸引的还有九零后的王义涛,他现在是卷棚楼果蔬专业合作社电商负责人,也是卷棚楼村最年轻的电商负责人。

古美苓在大棚里采摘西红柿。

王义涛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外工作了几年,当发现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后,毅然决然决定返乡创业。他从零到一学着做电商,创业过程中也见证了卷棚楼村樱桃西红柿产业的发展。

“卷棚楼村种出来的西红柿在口感上很占优势,客户收到货后,都是一致好评,所以回头客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现在有很多客户慕名而来,一些大型商超也来村里采购,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每天的出货量能达到两万多斤。”王义涛透露。

这两年,卷棚楼村里像王建春、王义涛、杨彬这样返乡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凭借所学知识和开阔眼界,依托网销平台,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线上销售渠道,给当地西红柿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小小西红柿带来致富新道路,产业的兴盛也为村民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六十三岁的古美苓和老伴以前以务农为生,家庭年收入只有一两万,如今老两口都在大棚打工,忙的时候俩人月收入能过六千。

“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有机会挣这么多钱,现在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说起现在的生活,古美苓感到很满足。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缪学振 张惠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