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齐鲁样板|不等不靠不要,他带群众挖“穷根”,这里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

2021-06-08 14:22:0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梁兆利在查看李子长势。

朗朗晴空下,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崭新的乡间公路蜿蜒穿行,白墙红瓦的农家新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这里是沂南县依汶镇后峪子村,一个由9个自然村聚拢形成的新村。把村民拢在一起的人,名叫梁兆利,今年76岁。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接见了我们,叮嘱我们要弘扬好沂蒙精神。”5月28日,因年龄问题刚刚辞去村党支部书记的梁兆利,拉起7年前见到总书记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这件事我一直牢记在心里,不能忘记了总书记的嘱咐。”他说。

这么多年来,梁兆利把总书记的教导牢记心间,不等不靠不要,积极发展乡村经济,村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让昔日的“光棍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

梁兆利(右)和村民在聊天。

整山治水

在革命战争年代,后峪子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青年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妇女烙煎饼、做军鞋,为战争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然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却变成了提起就让人皱眉的穷山村、光棍村、乱腾村。当时全村人为吃水犯难,遇到天旱,村民要赶七八里山路到汶河担水吃。迫于生计,80%的壮劳力不得不外出打工。最多的时候,全村有36个壮小伙儿说不上媳妇,打了光棍。

梁兆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88年,他把村干部和骨干党员组织起来,立下军令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改变村庄面貌。

头等大事便是整山治水。可当时村里没有钱,更没有材料,响应者寥寥。面对群众质疑,梁兆利和村“两委”干部先从党员户开始,一一做工作,很快筹集到大部分工程款。钱还不够,他拿出家里一部分钱补贴。

“解决吃水难只是第一步。面对庄稼浇水难的问题,村党支部连续召开了几次村民大会,把引水上山的事向大家伙儿说明白。”后峪子村支部委员魏光霞告诉记者,为了筹集经费,梁兆利卖掉了自己的农用车,村民们有的拿出了闺女的孝顺钱,有的拿出了卖鸡蛋的钱,仅用5天时间,全村集齐了14万元工程款,两个月里硬是把汶河水提升了80多米,让全村80%的土地都变成了水浇地。

虽然年纪大,梁兆利一样扑下身子干活。(资料图)

铺路修桥

水引到山顶,路更要修上山头。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后峪子村不仅没有能运输的生产路,也没有像样的出村路。“过去俺们村没有小学,上学的话得走2里地的山路才能走到学校。”村民崔宝龄仍然记得小时候家里买了自行车,父亲却只能骑到山脚然后再扛着上山走回家的窘境。

而在山上种的瓜果,因为坡高路陡、坑洼不平,运下来时颠得破了皮的要么自己吃,要么只能扔掉,让大家伙很是心疼。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每年冬春农闲季节,村党支部动员全村劳动力齐上阵,通过老少爷们手刨肩挑、前拉后推,修筑村干道、生产路累计18公里,水泥路修到地头、通到家门口,后峪子村摆脱了出行难的困扰。

后峪子村南有一条10多米宽的河,将村庄围了大半圈。水流虽然不大,但长年有水,到对岸种地,村民只能蹚水过河。

从1978年起,梁兆利就和村民们一起修桥。40多年来,村里一有钱就修桥,到如今,陆陆续续修了11座。“村民种地再也不用为过河犯愁了。”梁兆利说。

李子成熟,村民乐开颜。(杜昱葆 摄)

发展林果

水有了,路桥修好了,但村民手里不能没钱。

随着山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了让光秃秃的荒山变成致富的金山,后峪子村将目光瞄准了林果种植。“俺们跟着村里的帅李(李种,别名串子)协会种植帅李,从育苗到销售都不用操心,按照一亩地产7000斤计算,每斤帅李能卖到1.5元,这样除去成本亩收入能有一万块钱,这对于山地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魏光霞说。

如今后峪子村栽植林果1700亩,成为临沂市最大的帅李种植基地,“阳都帅李”还获得了国家级有机生态林果认证。村里的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村。围绕生态富民,后峪子村成立了“峪乐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千亩李花”观光带,建设了2处精品林果采摘园。

腰包鼓了,梁兆利琢磨着盖新房、建社区,把大伙从穷山沟里拽出来,过上更好的日子。2018年,随着最后一批村民搬进了二层小洋楼,历经四次搬迁,全村156户村民全部搬出了大山。

在后峪子社区服务中心大厅里,有一条醒目的红色标语“就图群众说党好”。正是秉承这一朴素信念,45年来,梁兆利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敢为人先,让后峪子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尹君 陈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