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棉饲两熟”助力盐碱地增效 推动种养深度结合

2021-05-27 20:51:5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为做好“棉饲两熟”高效棉作技术示范推广,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5月20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安排,东营市在省黄三角农高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召开“棉饲两熟”高效棉作技术观摩会议。在东营市农科院科研基地,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棉饲两熟”高效棉作技术牧草收割、旋耕整地、短季棉播种全过程;并对下一步的示范推广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对棉花科技培训、宣传引导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棉饲两熟”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春播一熟棉作,利用饲草收获期相对灵活的特点,在冬闲田、春闲田种植一季饲草,实现饲草和短季棉两熟的高效棉作模式。这种棉作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目前已经具备了示范推广的条件,发展前景也非常好。

现场会上,参加观摩的种植、养殖大户们对这一棉作模式表现出极大兴趣。种植户们盘算着,闲置的棉田种上小黑麦后,可以多一季收获,收入增加;养殖户们则核算着,用小黑麦替代进口燕麦草或青贮,成本将大大节省。据悉,2017年以来,垦利县兴发奶牛养殖场自种自用小黑麦,结果表明,高产牛饲料配方中使用小黑麦干草替代东北羊草和部分燕麦草,在牛奶的产量和品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养殖成本每头牛每天可降低0.8元以上。

“棉饲两熟”高效棉作利用冬季、春季闲置时间种植饲草,不仅提高了棉田利用率,带来明显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棉饲两熟”模式下棉田常年被棉花及牧草覆盖,能防止春季风沙对土壤的侵袭,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牧草根系发达,还田后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肥力恢复和提高;牧草全生育期无病虫害,与棉花连作可减轻棉田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施用,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在盐碱程度较低或非盐碱棉田,“棉饲两熟”棉花可不覆盖地膜,减少地膜对土壤污染,利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棉饲两熟”高效棉作技术示范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棉饲两熟”高效棉作种养结合紧密,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安全。根据田间试验统计,在中度盐碱棉田小黑麦鲜草亩产能达到2.5吨,相当于一亩普通玉米的秸秆产量,可替代饲用粮食,有效弥补本地饲草饲料缺口,有助于稳定粮食安全,缓解粮经饲用地矛盾。

为做好“棉饲两熟”高效棉作技术示范推广,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今年东营市将启动“棉饲两熟”高效棉作示范点建设。其中,示范点建设以植棉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每个示范点面积原则上不少于500亩,棉田为中度、轻度盐碱耕地(正常年份籽棉单产450斤以上),鼓励棉花主产区整乡镇、整村或几个村联合开展示范推广,带动构建优质短季棉栽培、饲草订单化生产集成推广应用体系。

会议强调,“‘棉饲两熟’高效棉作种植要树立全新的理念。”要树立以棉花为中心的理念,饲草的收获期要根据棉田墒情、棉花的播种需要来定,保障两季种植;要树立棉花种植以短季棉、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管理为中心的理念,在保障产量基本不减的基础上,降低种植成本,改善原棉品质,提高棉田效益;要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抓好播种关,保障棉花、饲草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为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此外,针对棉农饲草种植尝试,东营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将抓好“棉饲两熟”集成技术规程制定,组织专家在试验实践基础上,做好技术的梳理、总结,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为示范推广提供技术理论依据。同时,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棉花、饲草生产经营服务;鼓励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棉花、饲草生产专业化服务;鼓励开展生产耕、种、管、收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逐步建立“棉饲两熟”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分散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通讯员 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