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蒸蒸日上!传承五代的签子馒头,一天能卖7吨

2021-02-10 16:03:0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月5日一大早,平原县恩城镇陈延强签子馒头店门前就排起了长队。

春节将至,订签子馒头的顾客络绎不绝。“这一两个月订单太多了,面粉的日用量是平时的3倍,每天能卖7吨左右的馒头。”陈延强说。

陈延强(前排左一)正在给顾客称馒头。

恩城镇位于平原县西部,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官道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一百多年前,恩城镇就有20多家经营签子馒头的店铺,其中南关北街村陈氏签字馒头铺最为出名。

41岁的陈延强是陈氏签子馒头第五代传承人,初中毕业后便子承父业,学习签子馒头制作技艺。每天早早起床,检验面质,清理蒸笼,调试机械,20多年来他一遍遍重复着每一道工序。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签子馒头。

陈延强介绍,签子馒头的加工工艺古老独特,用料、火候十分讲究。选用优质小麦(78%的面粉)为原料,将“肥头”(酵面)加入适量碱面后,并适量加以“嫩面”。

工作人员正在把成形的面团插入带签子的蒸笼。

“操作要领讲究看、闻、听、拍,也就是颜色、味道、声音,把面团在案板上揉匀,再用特质木杆反复挤压,然后切段手搓成形。”陈延强说,放在温度适宜的土炕上醒制30分钟,然后插入带竹签的蒸笼,上锅急火蒸20分钟,即可出笼食用。

刚出笼的签子馒头。

在陈延强介绍的间隙,一笼屉馒头蒸熟了。蒸笼里的馒头两头尖、中间粗,外形如纺锤,其色白润如玉,油光有微亮;其味道香甜,嗅之芳气扑鼻;食之甘甜如饴,柔韧可口,双手握其两端对折而皮不裂。

陈家百年签字馒头传承五代,四迁加工点,工艺在传统手工制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引进了和面机、刀切机、馒头机等机械加工设备。

“现在虽然是机械加工,却延续了传统工艺,不仅保留了原有手工馒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且让产品质量更稳定,产量也提高了很多。”陈延强说。

除了散装包装,陈延强还设计了很多样式各异的精包装,并注册“延强”签子馒头商标。

工作人员把做好的签子馒头包装起来。

“现在人们生活习惯跟原来不一样了,都不自己和面做馒头了,我们的馒头需求量很大。有一次他们打电话订馒头,发快递到的海南,光运费就600块钱。”像这样的订购电话,陈延强一天能接上百个。

陈延强介绍,平原恩城签子馒头已经成功申请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德州老字号”称号,并被认定为“山东省名小吃”。

如今,签子馒头不仅是本地人来买,还靠着电商成功出圈,卖到了全国各地。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戎宁 通讯员 张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