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年|大饽饽里飘年味!味道好品相美,8年“揉蒸”她将村里饽饽销全国

2021-01-19 11:35:2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过年蒸饽饽,是胶东人的习俗。

1月14日,乳山市南黄镇院后村的积雪还没消融,大饽饽加工车间里,杨秀丽和村里的妇女们正热火朝天忙碌着。“这100箱是发到广东的,等会快递就来拉,得赶紧装好。”杨秀丽指着桌上造型各异的大饽饽说。

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做好的大饽饽。

进了腊月,杨秀丽每天都忙得站不住脚。“年,就是蒸上一锅大饽饽。过大年,蒸饽饽,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杨秀丽说,“临近年关订单量明显增加了不少,虽然受疫情影响不如往年,但一天的出货量也能有200箱左右。”

工作人员正在给大饽饽做装饰。

“大饽饽是胶东特产,咱村里传承下来了,家家户户每年都得做。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在村里,也不会做饽饽,我们就想着把大饽饽做成产业,打造咱院后村自己的品牌。”说话间,面团在杨秀丽手里变成了一个元宝造型的大饽饽。

“我们的大饽饽都是人工一个一个做出来的,而且原料都是咱村里自己生产的。面粉是村里自己种的小麦磨的,花生油是村里自己产的,点缀用的瓜菜蔬果也都是从地里直接拉过来的。”杨秀丽说。

杨秀丽说,做胶东大饽饽,不同于一般家庭用的馒头,既是美食,又要有观赏性。“虽然各家都会做大饽饽,但要做成产业还是需要统一的规格。”杨秀丽说,“很多新花样都是现培训的,最开始是请来面点师傅教,龙、鱼、刺猬等各种各样的动物造型,既好吃又好看。”

杨秀丽展示做好的大饽饽。

“从和面、计量、揉面、制作,再到蒸制,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做出来的花饽饽就会口感不佳。比如有的花饽饽造型讲究,和面就要硬一点,而有的又得软一点。”杨秀丽说,“做这个就得精益求精,原料好、做工精、品相美,让顾客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做大饽饽8年,杨秀丽带着村民从最开始的小作坊起步,到去年成立了五彩麦花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模大了不少。“现在车间里有16个长工,忙的时候再加临时工。普通大饽饽一天能做到1500斤面,比较繁琐造型的一天也能做到400斤面。根据包含种类的不同,一箱大饽饽礼盒的售价分为118元和158元。”杨秀丽说。

工作人员捏出造型各异的大饽饽。

“记得小时候过年,爷爷奶奶给我们做过带馅儿的大饽饽,我们今年专门研发了红枣糯米包、花生红糖包等几个品种的饽饽。很多胶东出去的老年人都怀念这个味道,按销量来看还是不错的。”杨秀丽说。

不仅回头客多了,老客户还介绍来新客户,院后村的大饽饽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吃的喝的都比早些年强了不少,但胶东人过年的餐桌上,大饽饽还是主角,毕竟吃上大饽饽才叫年。”看着刚出锅的大饽饽,杨秀丽笑着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戎宁 通讯员 王嘉 姜俏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