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清新坡塘

2024-07-10 15:30: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清新坡塘

秀平

江南暮春,草木葳蕤。会稽山脉的浓稠的青绿之中,藏着一个坡塘村。

坡塘村隶属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那日午后,跟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循迹溯源·运河文化绍兴行”百名文化记者一起,走进坡塘村时,路旁的梨花、桃花正盛,油绿的茶树、翠竹随风起舞,白墙黛瓦的民居在青枝绿树间若隐若现。

带我们参观的是罗国海,坡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我们村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因‘范蠡养鱼’的典故而得名。”他介绍,相传春秋时期,范蠡班师于此,挖塘池、筑沙城,聚土为坡,积水成塘,村子因此得名。

漫步坡塘村,步步是景。300亩的天然茶园是打卡地之一。这里的茶树一行行随山势升高,如铺陈在山上的谱线;树冠显然经过修剪,一个个圆滚滚的,在夕阳的照耀下,折射出红的、黄色、赭色的光芒,蒸腾出茶园特有的香气。茶园一隅,有一大型茶壶,以倾倒的姿态“悬浮”于半空,不断将“茶”注入“云雾”中的巨碗,形成云壶飞流景观。茶园由专业人员打理,去年5月,村委还引入有20多年经营史的“半舍堂”茶室,打造成“离城最近(静)的茶园”。

沿着茶山而行,是云松岭古道。古道以卵石为面、条石为阶,泛着青褐色的印痕,迤逦而上。据说,这条古道曾是一条兵马要道,后来演变为商贸通道。如今,昔日熙熙攘攘的肩挑客,已被手持登山杖的驴友所替代。

茶山脚下有个“云上舞台”。在这里,洁白色调的西式婚礼、大红装扮的腰鼓表演,以及各类民俗活动,都以蓝天白云和油绿茶园为背景,拍出来都是大片。

层层茶山梯田的对面,飘起一面茶舍幌子。草扎的围栏里是一片开阔的露营基地。月起时,正好观星品茶,也可以烧烤露营,来一场浪漫的露天电影。

村子有一条老街,如同时空隧道一般,记述着村里的变化。墙上的老照片是过去的坡塘:老屋破旧歪斜,像是从泥汤里捞出来的一般;架空电线纠缠不清,“蜘蛛网”一样;泥土路坑坑洼洼,还有一小汪一小汪的泥汤。“那时,村的卫生环境在整个街道排名经常倒数一二,是越城区的后进村之一。”罗国海说,以前村子被戏称为“破塘”,人们调侃,“扑通一声响,进入坡塘乡”。因为没出路,村里的人走了一半多,他这样的小伙子找媳妇都困难。好在,他有一辆摩托车,那个时代,小伙子骑摩托车相亲“很加分”。可是,他带女孩回村“兜风”,人家差点和他分手。为啥?村路上的泥水,被飞速旋转的摩托车轮子扬起,溅了白裙女孩一身,害得她好一通哭。

罗国海后来用什么方法把女友娶进门的,他没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从那时起,他决心改变村子落后的面貌。

想改变的不只是罗国海。在坡塘村,有很多功德碑,上面记录着村庄改造提升期间,村民的捐款。比如,其中的一个“云松晒谷场及村口至白果树下道路拓宽”项目,就有150多村民捐款,最多的是罗国海,有7万多,少的也有500元,落款时间是2016年。村民自掏腰包,是为了撬动“千万工程”政策资金,搭上通往山乡巨变的快车。

从2015年起,坡塘村下辖的坡塘、云松、应家潭、盛塘四个自然村开始进行整体人居环境整治,2018年,村里紧紧抓住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完善设施、提升村容村貌。经过一年的整治,坡塘老街上,8000余平方米的破旧房屋和违章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白墙黑瓦、古朴清新的老街风貌;曾经尘土飞扬的老土路也变成了宽敞干净的柏油路;臭气熏天的垃圾场不见了,漂亮绿植越来越多……

罗国海邀请我们去村里的文化礼堂参观,那里有“戏曲进礼堂、欢乐乡村行”文艺巡演,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绍剧《一从大地起风雷》等,好多节目是绍兴市演艺集团、绍兴市歌舞剧院的名角表演的。大家赞叹,想不到山村里居然有这么高水平的文化演出。文化礼堂,是浙江乡村文化阵地的一块金字招牌,全省已建成20511家,实现了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坡塘村与其他村庄有什么不同?演出间隙,罗国海上台,很坦诚地答复大家的疑问。“2020年村里的环境整治好了以后,就不再享有政策资金。接下来,要靠我们自己探索出一条发展的路径,‘千村一面’可不行。”

2020年年底,坡塘村以“艺术赋能乡村,文化引领发展”为思路,探索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村里鼓励村民充分利用闲置农房零租金成本优势,围绕村庄发展主题,开展个性化经营。吸引50余名年轻村民回村,开设茶馆、露营基地等创业项目,实现“家门口赚钱”。启动村干部集中办公“阳光干”、24小时服务热线“速度干”、重点项目挂图销号“质量干”等服务工程,挖掘廉政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莲花落文化等文化资源,恢复金子定烈士故居、建设廉政文化主题公园莲园、乡村博物馆等,保留历史印记范蠡养鱼筑坝遗址,将范蠡泛舟隐退、唐茂盛拜师学艺等文化场景融入村庄布景,将莲花落这项技艺完整地传承下来,使其成为这个小村落街头巷尾总能听到的特色文化旋律……“风雅坡塘”渐有雏形。为了激发乡风活力,坡塘村还引入莲花落专家胡兆海工作室等名人工作室,邀请各地民间艺术家进驻乡村,对村内老台门、旧民居、破厂房实施“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的艺术化改造,将其打造成乡村博物馆、乡村艺术馆、树兰书屋等文化艺术空间……坡塘村逐渐进入“产业旺带动百姓富,百姓富促进村庄兴”的良性循环。村子先后获评国家森林村庄、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浙江省级生态文化村、省级善治示范村、浙江省未来乡村等。

坡塘村村口,“有人来、有事干、有钱赚”几个红色大字,总结出了村子这几年的发展路径。

“2020年以前,如果有人说开饭店,这个人脑子肯定有问题。现在我们一下子开了6家,今天全部爆满。”罗国海说,当天,有朋友请他帮忙在村里订餐,却到处都满员,只好临时在院子里加了一桌。

为了帮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村里的业态,罗国海带我们去参观老台门。老台门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其中不少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在上台门,院子里站满了排队的游客,空气里飘着肉包的香气。“这个肉包爆火,其实是无心插柳。包子本来是老夫妻做了用来在自家招待客人的,被上海来村里长住的游客发现后火起来,现在4块钱一个的包子,每天包六七百个都不够卖。”罗国海说。

云上小馆是村里的网红餐厅,门前有潺潺溪水流过。餐厅包厢内外,热腾腾,闹盈盈。盐水河虾、白鲞扣鸡、咸肉炖笋、酱爆螺蛳、干菜焖肉、饭焐茄子、绍三鲜、烤番薯……一进门,老板娘乐呵呵介绍绍兴菜。“刚开始的时候,生意不好,有过放弃的念头,是罗书记叫我坚持,现在生意很好,忙不过来。”老板娘沈菊英说。

数据显示,去年的国庆中秋长假,坡塘云松人气“爆棚”,节假日单日客流量峰值超3000人次,做业态的村民每天收益累计近6万元,坡塘村从年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稳步增长到190万元。

村庄的发展找到了文旅深度融合的共同富裕之路,集体与个人变得默契。

村里的云松自然村内有棵千年银杏树,满枝的祈福红绸随风舞动。这些丝带最开始是村民自己系的,后来游客多了,村委便在树旁放置了透明塑料盒,里面装满了祈福红绸带,供游客取用。傍晚的银杏树下,更是热闹。树旁的木制凉亭里,常见村干部与村民们一起,商量村里的大事小情。

坡塘村的沥青路面,处处干净得像刚刚冲洗过一般。“并不是记者来了,才打扫得这么干净。”罗国海说,你们可能不相信,村子干净了,我们花在保洁上的钱却变少了。为啥啊,环境影响人,住在干净的地方,大家都不乱丢垃圾了,需要的保洁员也少了。

“绿水绕村花芬芳,山清水秀多明亮……莲花处处开,清新坡塘乡……”,这是坡塘村的村歌,名为《清新坡塘》,唱出的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