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万人回流,彰显乡村开放心态

2018-11-16 14:29:3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农业农村部11月12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大量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达到4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已累计达740万人。本乡非农创业人数达到3140万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根植本乡本土、逐渐发展壮大的合作社、农场主、种养大户等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日渐壮大,固然可喜。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越来越多,更让人眼前一亮。
  返乡下乡的740万人中,有原本涌入城市的农民工,有中高等院校毕业生,还包括了退役士兵、企业主、科技人员等。在整个乡村振兴大潮中,他们堪称的生力军。这个数字引人注目之处,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人普遍年轻,有闯劲、有激情,更因为他们融入农村农业的回流路径——他们不是在地里干着农活、慢慢积累发展起来的,而是离开城市、返回或者主动选择走进村里的。
  以前,我们大概都习惯于感叹:农村留不住人,农业没啥干头。现实也确实不容乐观。村里的年轻人要么抛弃土地、外出打工,要么苦读考学、毕业进城,城里人下地干农活儿,企业家来村投资农业,更是罕见罕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少农村成了空心村,村里的人多是老弱病残妇幼被迫在留守。青壮劳力外流,上了年纪的人接受能力差,农活就是松散的团子,知识与技术再先进、便利,也难以落地生根。村里缺乏人气,冷清、破败在所难免。人越少,村越衰;村越破,人减得更快……这仿佛成了恶性循环式的魔咒。返乡下乡队伍的出现,就打破了这个魔咒,彰显出了乡村振兴的活力。
  真正的活力,能形成感召力、吸引力,能让人相信农业的现实潜力与美好前景,能让人感到农村的自然生态与幸福安宁。这种活力,源于农村与农业的开放性。以前,村里土地流转意识不强、不规范,村民习惯于守着土地不放手,种不好也得种,我不种也不给外人。现在,土地不再是一家一户捂在口袋里的财富,农民懂得了自己可以手握承包权、让渡经营权;基层村镇的土地流转程序日渐规范,客观上也推动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集中。让愿意种地的人、能种好地的人去种地,这种开放性的观念,逐渐被人接受。
  经营方式的转变也让人的心态更加开放。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上。农业经营市场化程度越高,对怀有技术与知识、具备现代经营理念的人越有吸引力。有年轻的血液注入农村、土地,现代技术成果的落地距离才会缩短、生根概率才会变大。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在农业主产区,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66%。在农业全产业链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在农业经营管理中,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信息采集、网络结算成为农民新技能。
  这种开放性,更体现在村民本身的宽容和对现代文明的接纳度中。村民的心态越宽容,接纳新事物、融入现代文明的节奏就越快。如今,很多富村转向社区化,一个村庄不再是几姓宗族的聚居地,本村人也习惯了与外地人、外村人同在一个社区里交织生活。生活格局打破了村庄原有的闭塞,集体成员的变动必然造成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而人少了自私心,没有了排外心,不仅有利于资源灵活流动、自由配置,也更有利于社会生活文明的养成。在宽容的环境里,带头移风易俗,不会被轻易指摘为离经叛道;勇于创新试错,也不会被盲目讽刺挖苦。
  从中央到地方历来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随着农民职业化特征显现,应该认识到,凡是来干农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无论学历、收入多高,都是农民。以更加开放、宽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们,让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人来乡村创业,才能激发更多人的创造性,培养出更多的创新精神。
   农村大众报记者 段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