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动脉斑块,你需要知道这些

2020-04-13 10:24:14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颈部血管斑块是临床常见病,大多数是在健康体检中被发现。好多患者对此类疾患不了解,也不知道该怎么防治。为此,济南市第一人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艳玲,从颈动脉斑块的发病、诊断、发生、发展、防治等方面给大家进行科普。

与年龄及文化程度有关

张艳玲介绍,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类型包括颈动脉钙化斑块、颈动脉溃疡型斑块、颈动脉斑块内出血、颈动脉附壁血栓。

颈动脉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息息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D)是导致老年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CAD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15%-20%。研究表明,伴有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脑卒中是导致严重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类型。这种患者入院时症状、体征更严重,复发性脑卒中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颈动脉斑块体积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呈正相关;颈动脉斑块总面积与无已知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心血管事件预测有关;颈动脉斑块是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与年龄及文化程度有关。中老年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50岁以上人群斑块检出率49.44%,文化程度越高,斑块检出率越高。初中及以下人群检出率46.85%,高中及以下人群检出率48.84%,大学专科、本科及研究生以上人群检出率54.74%。

及早发现颈动脉斑块

血管超声可以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且可以清楚显示颈动脉的斑块性质。IMT大于1.5mm,大于周围正常IMT值至少0.5mm,或大于周围正常IMT值50%以上,且凸向管腔的局部结构变化,即可以考虑为斑块。

斑块的易损性是通过斑块的形态学、内部回声、表现纤维帽的完整性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均质性等回声斑块为非易损斑块;均质性低回声的斑块、不规则型和溃疡型斑块为易损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典型病变的发生发展经过4个阶段:I.脂纹期,动脉硬化的早期病变;II.纤维斑块期,脂纹进一步发展演变为纤维斑块;III.粥样斑块形成期,动脉内膜表面可见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IV.继发性病变期,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

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分级:轻度狭窄:50%以下;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以上。最佳内科治疗贯穿治疗全过程,应给予每位CAD最佳内科治疗;狭窄≥50%有症状或狭窄≥70%无症状且围手术期风险低的患者推荐手术治疗。

做好预防,减少斑块发生

张艳玲介绍,不稳定斑块是导致卒中的重要原因。不稳定斑块的纤维帽薄,脂核大、炎症细胞多、平滑肌细胞多;稳定斑块的纤维帽厚,脂核较小,炎症细胞少,细胞外基质多。不稳定斑块包括动脉斑块部分III期和IV期病变。不稳定斑块易于脱落,是导致卒中的重要原因。

预防斑块的发生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应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不要通宵上网、打乱生物钟,不要久坐打牌、打麻将等,减轻精神压力;合理饮食、限制盐、脂肪摄入量,如每人每日食盐量在6g,食用油在25g-30g,建议每人每天食用一个鸡蛋;对于已经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或者冠心病、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可以每周食用3-5个鸡蛋。适当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对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是有帮助的。

此外,应当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老年韵律操等,肥胖的患者减肥可以降低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体重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养成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的习惯,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情况及时专科治疗,控制危险因素。

农村大众报记者 房孝钰